云横青嶂远,屋绕绿林疏。
真觉乐无闷,堪名清有馀。
山妻供鸡黍,野客话琴书。
却笑骚人昔,何须更卜居。
云横青嶂远,屋绕绿林疏。
真觉乐无闷,堪名清有馀。
山妻供鸡黍,野客话琴书。
却笑骚人昔,何须更卜居。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水画卷。首句“云横青嶂远”,以云雾缭绕的山峰起笔,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屋绕绿林疏”,描绘了山间小屋与稀疏绿林相映成趣的画面,展现出自然与人类居住环境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真觉乐无闷,堪名清有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深切感受,认为在这里生活能获得真正的快乐,远离烦忧,心境清明。接下来“山妻供鸡黍,野客话琴书”,进一步描绘了日常生活的温馨场景,山妻准备美味的饭菜,野客则谈论着琴棋书画,生活简单而充实。
最后,“却笑骚人昔,何须更卜居”,诗人以调侃的口吻,对比古代文人骚客追求隐逸生活的传统观念,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已经足够满足,无需再寻找其他地方作为栖息之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对传统隐逸文化进行了反思和超越。
桃源只在人间世,三老相逢莫问年。
清昼喜陪多士集,紫霄只恐德星躔。
香蒸云液行璚斝,花簇珍羞饤绮筵。
一棹归来潮正落,溪头好似米家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