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白面郎,何处紫丝缰。
那似青鸂鶒,双飞杨柳塘。
风流白面郎,何处紫丝缰。
那似青鸂鶒,双飞杨柳塘。
这首《杨柳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杨柳岸边的生动画面。首句“风流白面郎”,以“风流”二字开篇,不仅点出了人物的气质,也暗示了故事背景的浪漫与雅致。“白面郎”形象鲜活,仿佛一位翩翩公子正缓缓步入读者的视野。接着,“何处紫丝缰”一句,将视线转向了公子所骑的马匹,紫丝缰带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增添了几分贵族的气息和生活的奢华感。
“那似青鸂鶒,双飞杨柳塘。”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公子与青鸂鶒相比较,青鸂鶒是水鸟的一种,常成双成对地飞翔于水面,这里用来形容公子与某人(可能是心上人)的亲密无间,如同青鸂鶒般和谐美满。杨柳塘则营造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柔美的自然环境,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浓厚的诗意氛围。
整体而言,《杨柳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想象的空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春日的杨柳岸边,感受到了那份属于古代文人墨客的细腻情感与审美追求。
竹下经房号白莲,社师高行出人天。
一斋巾拂晨钟次,数礼香灯夜像前。
瞑目几闲松下月,净头时动石盆泉。
西湖旧侣因吟寄,忆著深峰万万年。
山外如何便识山,白云出岫鸟知还。
更看面目知端的,却在先生几格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