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图凌虚空,直上破青霭。
创建开宝初,屹峙吴越界。
厚蟠苍山根,高出飞鸟外。
我来试登攀,耳目为一快。
初恍穿沈冥,稍进离昏昧。
盘回讶螺旋,扪摸駴神怪。
逾时至绝顶,遂与日月会。
连山俯培塿,长江绕衣带。
海门列其东,潮头势淜湃。
会稽青嵯峨,隔岸如点黛。
风帆与沙鸟,一一类浮芥。
回观壁间书,劫火烧不坏。
乃知象教雄,愈信佛力大。
贾勇既忘疲,登危亦知戒。
浮图凌虚空,直上破青霭。
创建开宝初,屹峙吴越界。
厚蟠苍山根,高出飞鸟外。
我来试登攀,耳目为一快。
初恍穿沈冥,稍进离昏昧。
盘回讶螺旋,扪摸駴神怪。
逾时至绝顶,遂与日月会。
连山俯培塿,长江绕衣带。
海门列其东,潮头势淜湃。
会稽青嵯峨,隔岸如点黛。
风帆与沙鸟,一一类浮芥。
回观壁间书,劫火烧不坏。
乃知象教雄,愈信佛力大。
贾勇既忘疲,登危亦知戒。
这首清代诗人金志章的《登六和塔》描绘了诗人登临杭州六和塔的壮观景象。首句“浮图凌虚空”以夸张手法写出塔的高耸入云,紧接着描述了塔的创建年代和地理位置,以及它在吴越之地的显著地位。诗中通过“厚蟠苍山根,高出飞鸟外”形象地描绘了塔的峻峭和超然。
诗人登塔的过程充满了惊奇和感叹,从初登的幽深到逐渐明亮,再到螺旋上升的奇特感受,都体现了塔的结构特点。登上绝顶后,诗人视野开阔,看到连绵起伏的山峦、蜿蜒的长江以及壮观的海景和潮汐。远处的会稽山青翠如黛,风帆沙鸟如同微尘,更显天地之广阔。
最后,诗人被塔内的佛经所吸引,赞叹佛法的雄浑和佛力的伟大。他虽然勇猛登山,但也不忘警惕,体现了对自然和信仰的敬畏。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饱满,展现了诗人登塔的旅程和对佛法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