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赵彦如中秋对月韵》
《和赵彦如中秋对月韵》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秋半晚凉新,空庭迥绝尘。

共看今夜月,况是故乡人。

展席聊呼酒,烹鱼底用莼。

清光千万里,随处可相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与友人在空庭中共同赏月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乡情,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秋半晚凉新”点明了时间与气候特征,秋季的夜晚,微风送爽,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空庭迥绝尘”一句,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意境,为接下来的活动铺垫了背景。

“共看今夜月,况是故乡人。”这两句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观赏中秋明月的美好时刻,而这份喜悦更因对方也是来自故乡的人而倍增。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节日的欢聚更加温馨和有意义。

“展席聊呼酒,烹鱼底用莼。”诗句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围坐一席,饮酒谈天,享受美食的场景。这里的“莼”指的是莼菜,是一种在江南地区常见的食材,常用于制作美味的菜肴。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气息,也体现了诗人对地方特色美食的喜爱。

最后,“清光千万里,随处可相亲。”这句诗升华了主题,将中秋之夜的明月比喻为连接人心的纽带,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抬头望见同一轮明月,就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亲近和联系。这种超越时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中秋节作为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人文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中秋佳节月下相聚、把酒言欢的画面,既体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感,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夏日田家四首·其三

蓐食茅茨下,鸣鸡尚萧萧。

褰衣涉远道,负耒正逍遥。

种豆不成顷,阴曀不终朝。

飘忽风雨至,归农趣危桥。

其雨复其雨,豆稀草葽葽。

丛林戴胜降,女桑多长条。

(0)

太仓除夕席上呈友人

频年惬远游,岁晚独牵愁。

底事故乡泪,偏当今夜流。

柔风将报柳,残烛更明楼。

君醉且休别,同予送晓筹。

(0)

阅中右所盐场

牙旌西驻小沙河,结队争看碧玉珂。

万灶晴烟云自减,六花雄阵雪初多。

作盐漫笑和羹手,拊髀谁挥指日戈。

匹马长鸣应有意,健儿新挽武刚过。

(0)

林宗伯见示春曹即事诗依韵奉答·其一

纶扉重入几星霜,此地相传有病坊。

中使频来催拟旨,门官随到报升堂。

虚言政事归三府,但见文书列两房。

昼漏已沉初下直,看移日影下宫墙。

(0)

四月一日曹常侍园看花同冯用韫葛仲明二馆丈赋·其三

垂柳池边见海棠,一枝寂寞倚残妆。

娉婷可奈移灯看,何处春愁不断肠。

(0)

纪赐四十首·其十二元旦赐门神挂屏葫芦等物岁以为常

节启青阳岁籥新,金人十二画为神。

韶华自合留天府,御气谁期洽近臣。

綵胜仍分仙禁缕,云屏况借汉宫春。

却怜寂寞扬雄宅,门巷恩光接紫宸。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