纶扉重入几星霜,此地相传有病坊。
中使频来催拟旨,门官随到报升堂。
虚言政事归三府,但见文书列两房。
昼漏已沉初下直,看移日影下宫墙。
纶扉重入几星霜,此地相传有病坊。
中使频来催拟旨,门官随到报升堂。
虚言政事归三府,但见文书列两房。
昼漏已沉初下直,看移日影下宫墙。
这首诗是明代叶向高所作的《林宗伯见示春曹即事诗依韵奉答(其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官场的日常景象。首句"纶扉重入几星霜",暗示时光流转,诗人再次步入朝廷中枢,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此地相传有病坊",暗指官署中可能存在的疾病管理机构,反映出官场人事的复杂与疾病问题的关注。
"中使频来催拟旨",形象地刻画出中官频繁催促拟写圣旨的情景,显示了朝廷决策的紧迫和权力运作的紧张。"门官随到报升堂",则描绘了官员们忙碌应对接踵而至的事务,随时准备在殿堂上接受指示。
"虚言政事归三府",意味着实际政务多由各部门处理,而非直接在皇帝面前决定,体现了官僚体制的分工。"但见文书列两房",进一步强调了文书工作的繁重,以及官署内文书堆积如山的场景。
最后两句"昼漏已沉初下直,看移日影下宫墙",通过描写时间的流逝,暗示了诗人值勤结束,看着太阳西沉,宫墙上的影子移动,表达了官场生活的辛劳和对时光匆匆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揭示了明朝官场的日常细节,既有对官僚制度的观察,也流露出对个人仕途的淡淡感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