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思归寄张仲达崔进之·其一》
《思归寄张仲达崔进之·其一》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淅淅秋风吹葛衣,新寒已到读书帏。

宦情客况俱牢落,不为鲈鱼也合归。

(0)
注释
葛衣:葛布制成的衣服,轻薄透气,适合秋季穿着。
新寒:刚来的寒意,指初秋的凉意。
读书帏:读书人的书房或帷帐,代指读书生活。
宦情:做官的心情或境遇。
客况:旅途中的情况,常指在外漂泊的艰辛。
牢落:困顿、落魄,形容心情低落。
鲈鱼:古代隐士以鲈鱼脍作为思乡的象征,这里借指家乡。
合归:应该回家,表达了归乡的愿望。
翻译
秋风轻轻吹过穿着葛布的衣服,初秋的凉意已经侵入读书的帷帐。
官场的失意和旅途的困顿都让我心灰意冷,即使不为鲈鱼的美味,也应该回家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思归寄张仲达崔进之(其一)》。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急迫想要回归的情感。

“淅淅秋风吹葛衣”,这里用“淅淅”来形容秋风的声音,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秋风不仅带来了凉意,还吹拂着葛衣,这里的“葛衣”可能指的是草制成的粗糙衣服,或许是作者贫困的象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

“新寒已到读书帏”,诗人说秋风带来的新寒已经来临,连读书时也需要用帷幕来保暖。这两句表达了季节的转换和环境的冷清,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在外漂泊、生活不易的情形。

“宦情客况俱牢落”,这里的“宦情”指的是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客况”则是旅途中孤独、困顿的情况。两者加上“俱牢落”,强调了这两种感觉都很沉重,难以摆脱。

“不为鲈鱼也合归”,最后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回家的渴望。古代有“鲈鱼跃龙门”的典故,意指鲈鱼跳过龙门而变成龙,即使是普通的生物也有可能因为不懈努力而获得升华。而这里作者却说即便不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如鲈鱼跃龙门),也应该选择回家。这句话显示了诗人对家庭和故土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风、寒冷以及读书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身为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想要摆脱困顿、回归平静生活的心情。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赠前京东王制属

赤叶风欲尽,黄花霜未乾。

病添予许老,穷迫子能寒。

剑蚀蛟还吼,袍尘鹘尚盘。

山东河北事,欲语泪汍澜。

(0)

答赠刘交代·其一

危栈摩千仞,牢关护一窝。

山巅闲地少,溪面白云多。

昼永琴书乐,年丰鼓角和。

官清谁得似,祗欠客经过。

(0)

敬和老人荷花

红红白白两般栽,浅浅深深一气催。

但爱透从清水出,不辞脱自淤泥来。

随花着盖相依立,聚菂为房忍擘开。

妙洁色香无间断,床头更拨洗儿醅。

(0)

敬和老人石菖蒲

西风摆脱络头丝,荪壁为家不问蓍。

分得九华烟雨壑,种将五老水云芝。

戟髯洒洒精神健,剑脊棱棱气骨奇。

窗外几多凡草木,为谁张王为谁衰。

(0)

春行次韵

拂开芳草碧,坐断落花红。

世味觥筹外,年华带眼中。

六州空铸铁,万物任为铜。

有鷕桑畴雉,逢时会长雄。

(0)

岸行

少年血气暗消磨,盎盎阳春保大和。

已放杏花风味短,未酸梅子典刑多。

一官满去鱼无饵,万里归来燕有窠。

但愿时平蚕麦好,免教人问蜀如何。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