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声啼彻众芳丛,着意催人绮阁东。
一枕梨云春思懒,半帘花雾暗香笼。
鬟低发认鬖鬖绿,指印腮留浅浅红。
莫道辽西天样远,昨宵有梦幸能通。
莺声啼彻众芳丛,着意催人绮阁东。
一枕梨云春思懒,半帘花雾暗香笼。
鬟低发认鬖鬖绿,指印腮留浅浅红。
莫道辽西天样远,昨宵有梦幸能通。
这首《晓起》由清代诗人许雷地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晨女子起床梳妆的细腻画面,充满了东方女性的柔美与细腻情感。
首句“莺声啼彻众芳丛”,以莺啼唤醒了满园的芬芳,生动地展现了春天早晨的生机勃勃。次句“着意催人绮阁东”,则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了自然界的鸟鸣以催促人的力量,仿佛在鼓励女子早起,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接着,“一枕梨云春思懒,半帘花雾暗香笼”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梨云,既指轻盈如云的梨花,也象征着女子的娇嫩与柔美;春思懒,则表达了女子在春日的慵懒与惬意,同时也暗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半帘花雾与暗香笼,则进一步渲染了房间内的氛围,花雾缭绕,暗香浮动,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温馨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中。
“鬟低发认鬖鬖绿,指印腮留浅浅红”两句,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女子梳妆的过程。鬟低,形容女子将发髻轻轻放下,显得更加温婉动人;鬖鬖绿,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头发的青绿色泽,透露出青春的气息。指印腮留浅浅红,则是女子使用胭脂时留下的痕迹,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女子对美的追求与热爱。
最后,“莫道辽西天样远,昨宵有梦幸能通”两句,以辽西的遥远与昨夜的梦境形成对比,表达了即使相隔万里,只要心中有爱,就能跨越距离,实现心灵的相通。这种浪漫而深情的结尾,不仅深化了主题,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体而言,《晓起》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描绘了一幅清晨女子起床梳妆的美丽画卷,展现了东方女性的柔美与细腻情感,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