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阙里奎文阁》
《登阙里奎文阁》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杰阁巍巍百尺高,也知兴建自金朝。

牙签插架书仍在,芸草满厨香不消。

圣学万年昭日月,奎光终夜烛云霄。

凭阑自觉襟怀壮,邹鲁山川入望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登临阙里奎文阁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杰阁巍巍百尺高”,以“杰阁”形容奎文阁的雄伟壮观,用“百尺高”强调其高度,展现出建筑的气势磅礴。接着,“也知兴建自金朝”一句,点明奎文阁的历史悠久,追溯到金朝时期建造。

“牙签插架书仍在,芸草满厨香不消”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奎文阁内丰富的藏书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书架上排列着整齐的书籍,如同锋利的牙齿般有序;而书厨中长满了芸草,散发出的香气经久不散,营造出一种书香与自然气息交融的宁静环境。

“圣学万年昭日月,奎光终夜烛云霄”则表达了对奎文阁所承载的学问和智慧的敬仰之情。圣学的光辉如同日月一般永恒照耀,而奎文阁的光芒则能在夜晚照亮天际,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深远影响。

最后,“凭阑自觉襟怀壮,邹鲁山川入望遥”两句,写出了作者站在阁楼上远眺时的感慨。倚靠栏杆,心胸为之开阔,眼前的邹鲁大地和连绵的山川尽收眼底,引发了对历史、文化和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遗迹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知识、学问和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踏莎行

晓拂燕支,晚看唐韵。女儿心事莲花净。

画眉墨写玉台诗,圣湖波染春衫晕。

素鲤衔书,红蛛缒镜。北来消息无凭准。

黄花时候盼相逢,相逢已是梨花近。

(0)

玉楼春.咏鞋

彩茸金线交相错。斗本色双莲不过。

天教约住软香钩,这缩本鸳鸯谁做。

踏青归后香泥涴。也不用锦裙遮逻。

花间把作暖金杯,乞借与萧郎则个。

(0)

望江南·其七

双红豆,朝暮伴妆台。

樱颗不嫌重复点,灯花也学并头开。蝶喜入帘来。

(0)

高阳台

心比犀灵,身同鹤瘦,鬓丝青似茶烟。

炉鼎何功,从来贵寿由天。

海东漫致长生药,话辽阳、老泪潸然。

把方书、杞犬参人,都付唐捐。

平生不解调婴姹,纵河鱼自煮,也驻华年。

秋月春风,伴人浅醉闲眠。

秦皇汉武皆痴绝,祇鸳鸯、不羡神仙。

奈花前,少个杨枝,调护香山。

(0)

高阳台.雨夜寄子珍

暗草栖萤,香巢絮燕,嫩凉初润琴弦。

消尽年光,费伊几缕垆烟。

一春不听西堂雨,问今宵、梦到谁边。

最凄然、水上青荷,枝上红鹃。

美人可是青天月,祇一重帘押,隔断婵娟。

何况新来,万重又隔蓬山。

回文玉簟凉如水,剩残釭、冷照无眠。

有谁怜、玉漏沈沈,自写银笺。

(0)

鬲溪梅令

短墙碧藓护新栽。暮寒催。未见胭脂红破,玉人腮。

不如寻远梅。一枝临水浅妆窥。小徘徊。

待向西泠桥畔,雪中开。更携双屐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