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香子》
《行香子》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词  词牌: 行香子

文殊菩萨,出化清凉,神通力以现他方。

真座金毛师子,微放珠光。众生仰持宝盖,绝名香。

我今发愿,虔诚归命,不求富贵,不恋荣华。

愿当来世,生净土,法王家。

愿当来世,生净土,法王家。

(0)
鉴赏

这首诗《行香子》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通过文殊菩萨的形象和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对佛法的虔诚信仰与追求。诗中描绘了文殊菩萨的神迹,以及修行者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佛教中追求解脱、往生净土的理想境界。

“文殊菩萨,出化清凉”,开篇即点明文殊菩萨的超凡脱俗,其神通之力遍及四方。“神通力以现他方”强调了菩萨的广大影响力,以及其对众生的庇护与教化。“真座金毛师子,微放珠光”,形象地描绘了文殊菩萨的庄严形象,金毛师子象征着智慧与力量,珠光则代表了其内心的光明与慈悲。

“众生仰持宝盖,绝名香”,这里描述了众生对文殊菩萨的崇敬与膜拜,他们以宝盖为象征,表达对菩萨的尊敬,同时“绝名香”暗示了修行者追求的是内在的净化而非外在的仪式。

后半部分“我今发愿,虔诚归命,不求富贵,不恋荣华”,表达了修行者个人的意愿与决心,他们放弃世俗的追求,一心向佛,寻求精神上的富足与解脱。“愿当来世,生净土,法王家”,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希望在来世能够生于净土,成为佛法的继承者与弘扬者。

整体而言,《行香子》通过文殊菩萨的故事,传达了佛教中对于智慧、慈悲与解脱的深刻理解,以及修行者对于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塞下曲·其一

交河冰是路,天山雪作花。

举头犹汉月,没足已胡沙。

远戍连烽火,严更起清笳。

将军帐中卧,万马夜不哗。

国耻犹未雪,壮士莫思家。

(0)

华峰顶

昆仑之脉从天来,散作岳镇千琼瑰。

帝怒东南势倾削,特耸一柱名天台。

天台环周五百里,金翅擘翼龙分胎。

峰峦一一插霄汉,涧瀑处处奔虹雷。

华顶最高透天顶,万八千丈青崔嵬。

乘云御风或可上,我忽到之亦神哉!

游氛豁尽日当午,洞视八表无纤埃。

南溟东海白一杯,括苍雁宕青数堆。

千峰簇簇莲花开,中峰端严一莲台。

华藏世界宛如此,醯鸡不识良可哀。

渺茫夸阆苑,荒忽求蓬莱。

何如天台灵异在人境,劫火不到无三灾。

神泉自流,琪树不栽,弥山药草,满谷丹材。

应真隐显混樵牧,飞仙游戏同婴孩。

羲之乏灵骨,太白非仙才。

已住神山却归去,空馀石屋寒苍苔。

我已梦觉墙根槐,安能更逐鱼龙豗。

径须习定栖峰顶,饱看沧桑三百回。

(0)

采莲歌

采采江水滨,荷花照脸新。

莫愁西日晚,明月解留人。

(0)

清平乐

兰舟催泊。风静潮初落。正是客怀无处著。

那更暝烟残角。纱窗闲锁屏山。罗衣莫凭栏干。

杨柳阴中暮雨,杜宇声里春寒。

(0)

巫咸故宅

旧说巫咸已上天,楚人歌里亦千年。

相传住处今何在?一座青山县郭边。

(0)

怀浙东毛君

萧山才子推毛蔡,可惜风流出处分。

翁主不将黄鹄举,夷光空与紫鸯群。

耶溪香满非荷叶,镜水光多是白云。

宫体只今谁绝艳,六朝人在定怜君。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