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此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奇游的图景。开篇“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以骑白鹿为乘,直达天门山,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与神通灵的意象。“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中,羽人乃仙境之人,容颜和善,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美好状态。接下来的“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诗人与羽人欲语又止,云关重重,增添了一份神秘与遥远。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则是羽人留下的仙书,以鸟迹为字,飘落在岩石之間,此处形象奇特,传达了仙法高深莫测的意境。紧接着,“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仙书上的文字古老而奥秘,阅读后心旌摇曳,难以平静。
最后,“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诗人因领悟仙法而感慨深长,不禁叹息,再次强调与羽人的关系——即“从师”二字,暗示诗人有追随羽人的意愿,但羽人已然离去,增添了一丝离别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仙境奇遇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与精神寄托的深切向往。
药径深红藓,山窗满翠微。
羡君花下酒,蝴蝶梦中飞。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