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无意更枯蓍,不道忘情胜马龟。
蒙叟梦中真蛱蝶,柴桑枕上自轩羲。
汀洲杜若香原在,海上蓬莱路不疑。
欲起江门向今日,藤蓑珍重钓珊枝。
问天无意更枯蓍,不道忘情胜马龟。
蒙叟梦中真蛱蝶,柴桑枕上自轩羲。
汀洲杜若香原在,海上蓬莱路不疑。
欲起江门向今日,藤蓑珍重钓珊枝。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和白沙(其三)》,他以明末清初的视角,通过对自然和梦境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首句“问天无意更枯蓍”,诗人仿佛在质问苍天,是否真的无意改变命运的预示,暗示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次句“不道忘情胜马龟”,借用马龟的典故,表达出忘却尘世烦恼,超然物外的情感。
第三句“蒙叟梦中真蛱蝶”,通过庄周梦蝶的典故,诗人把自己比作庄子,表达了对梦境与现实界限的模糊认知,流露出超脱的哲学意味。第四句“柴桑枕上自轩羲”,借陶渊明的典故,表明自己在简朴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如同黄老之学的创始人伏羲一般。
第五句“汀洲杜若香原在”,将汀洲上的杜若香比作永恒的精神追求,即使现实中可能难以触及,但心中的理想始终如香草般清新。最后一句“海上蓬莱路不疑”,以蓬莱仙境比喻理想的归宿,表达出对理想世界的坚定信念,同时也寓含着对现实困境的超越。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典故,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执着,体现了王夫之独特的哲学思考和艺术风格。
静藏深渊,动游碧落,灵妙潜通。
遇时至神知,乘阳便起,雷轰电掣,雾霭云从。
展尾昂头,穿山透石,一举冲霄气势雄。
神威烈,把黄河倒卷,白浪翻空。须臾霖雨漂洪。
却都在天瓢一滴中。
发通身欻火,飞光走焰,山精鬼怪,绝迹潜踪。
变化无方,去来无碍,自得乾坤造化功。
功成后,但归心明主,永效年丰。
中兴断鳌四极立,黄河不动银河湿。
群龙作御翊天飞,岂有泥蟠初破蛰。
画家画甜难尽神,诗家诗苦空绝尘。
上圣调合二能事,从此角鬐成活身。
王门沉沉风铎语,妙舞停弯歌罢句。
夜半祥光挟电生,知从所赐春龙处。
明朝黄麻出汉宫,草麻因赠玉堂翁。
见者传观互矜诧,我为指点开鸿濛。
九州未画一丰草,龙豢于官犹在岛。
后来盛理称太平,麟凤不厌郊原小。
我愿万物常安舒,泽焦润槁旱已拘。
百灵有职不相袭,昆崙日月自出入。
大江西上,郁孤台八境,人间图画。
地涌千峰摇翠浪,两派玉虹如泻。
弹压江山,品题风月,四海今王谢。
风流人物,如公一世雄也。
一片忧国丹心,弹丝吹笛,未必能陶写。
西北风尘方澒洞,宰相闲归绿野。
月斧争鸣,风斤运巧,不用修亭榭。
紫枢黄阁,要公整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