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宣城北楼歌寄蕴山》
《宣城北楼歌寄蕴山》全文
清 / 翁方刚   形式: 古风

谢公高斋登望处,千年远岫开秋曙。

碧海青天纳一窗,镜里云光飞不去。

锦袍仙人万古愁,对酒酣歌即此楼。

尚有淋漓醉草在,化作古柏腾蛟虬。

怀谢亭边郁奇思,对结枇杷轩晚翠。

澄江谁写垒嶂图,北望犹传二楼志。

蓉江小谢今代才,登楼纵目重徘徊。

宛溪响答帘前合,柏枧岚阴槛外回。

尔家故事留蓬莱,沈约范云安在哉。

长风吹雨洗绿苔,坐呼窗月流金杯。

精灵呼吸傥可接,为我招揖青莲来。

(0)
鉴赏

这首清代翁方刚的《宣城北楼歌寄蕴山》描绘了宣城北楼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底蕴,以及诗人对先贤的追思与敬仰。首句“谢公高斋登望处”暗指谢朓的遗迹,诗人借古人之景抒发情怀。接着,“千年远岫开秋曙”展现出秋日早晨的开阔景象,暗示时间的流转。

“碧海青天纳一窗,镜里云光飞不去”运用比喻,将窗户比作镜子,云彩如镜中影,永恒不散,象征着诗人对美景的凝视和对时光的感慨。“锦袍仙人万古愁”则借仙人之愁,寄托诗人无尽的思绪。

“对酒酣歌即此楼”表达诗人登楼饮酒赋诗的豪情,“尚有淋漓醉草在”暗示前人墨迹犹存,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化作古柏腾蛟虬”以古柏的形象,寓意坚韧不屈的精神。

下文“怀谢亭边郁奇思”进一步怀念谢眺,而“澄江”、“二楼志”则寓言深远,引出对宣城历史的追溯。“蓉江小谢今代才”赞美当世才子,诗人自己也在此地徘徊,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宛溪响答帘前合,柏枧岚阴槛外回”描绘了宛溪流水声与环境的和谐,以及诗人的情感起伏。“尔家故事留蓬莱”表达了对宣城深厚文化底蕴的赞叹。“沈约范云安在哉”提及两位古代文人,引发对往昔文风的怀念。

最后,“长风吹雨洗绿苔,坐呼窗月流金杯”描绘了风雨洗涤后的宁静,诗人与月共饮,期待与古人精神相接。“精灵呼吸傥可接,为我招揖青莲来”以浪漫主义手法,想象能与仙人沟通,显露出诗人超脱而又深情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既展现了宣城北楼的风貌,又融入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个人情感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翁方刚
朝代:清

翁方刚,字正三,号覃溪,大兴人。乾隆壬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内阅学士,降鸿胪寺卿。重宴鹿鸣,赐三品衔,重宴琼林,赐二品衔。有《复初斋集》。
猜你喜欢

棋诗

局面年来竟未安,一番下著一番难。

祇今黑白无分别,输与傍人袖手观。

(0)

读杜牧之诗

风流不减晋诸贤,涌出胸中万斛泉。

吟到秦淮商女句,令人忆杀杜樊川。

(0)

秋意

淅淅西风响败栏,棕榈一夜战声乾。

壮心肯逐悲秋老,自剔青灯把剑看。

(0)

观道君御书

带草行书十数行,也随匹马到钱塘。

伤心一幅槐黄纸,犹染宣和御墨香。

(0)

失题·其三

谪居姜相庸奚损,贫杀元英直是清。

风月分来无著处,摩挲海眼看长鲸。

(0)

题袁州东湖卢肇石

袁山之阳秀水侧,草覆遗基谁氏宅。

皆云子发其姓卢,往往文章名籍籍。

宅中旧物何所存,惟有嶙峋一区石。

阔才三尺高倍寻,久卧尘沙群瓦砾。

余心好异因独往,下马环观聊拂拭。

地表可见十二三,已足怪骇动魂魄。

呼工运锸堑其旁,挽以长縆百夫力。

杂然鼓噪登大车,恍尔如蒙巨灵擘。

选置东湖最佳处,四面澄波映天碧。

倚空突兀无与邻,顿觉亭台增气色。

弯环幽窦莫敢掸,恐有乖龙飞霹雳。

余尝南游到阳朔,众峰矗矗春笋植。

扪萝踏藓穷之遍,若此奇卓曾未识。

郡人奔走来如云,故老惊视复唧唧。

乃言此石遇真赏,屈指于今年二百。

沈埋旷代谁尔珍,一日光价逾荆璧。

嗟余束发大夫后,区区志尚惟孤直。

十年再谪非不穷,犹慕坚纯无改易。

如何故老不我愚,感物再三形叹息。

石不能言人有言,忽使他时重湮阨。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