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有禽啼似春,声高声下亦何心。
幽人拄杖移时立,句句诗中是苦吟。
树上有禽啼似春,声高声下亦何心。
幽人拄杖移时立,句句诗中是苦吟。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野外散步时的场景,诗人薛嵎通过树上鸟儿的啼鸣来寓言人生的况味。"树上有禽啼似春",以鸟儿在寒冬中模仿春天的鸣叫,象征着即使在困苦时节,也试图唤起生机与希望。"声高声下亦何心",暗示鸟儿啼叫高低起伏,可能并无特定意图,但触动了诗人的思绪,引发了他深深的共鸣。
"幽人拄杖移时立",诗人自比为"幽人",独自持杖站立,沉思良久,这静默的观察与思考,反映出他的孤独和专注。"句句诗中是苦吟",表明诗人将所见所感化为了诗句,每一句都倾注了内心的苦涩情感,寓言了生活中的艰辛与创作的艰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引发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艺术表达的执着。
秋鳦逝安托,乃在海中沚。
薄游得所遣,岂必青云士。
直道难为容,谁哉誓终始。
志士贱怵迫,旷然凌万祀。
狂言戏万乘,邪途岂贞轨。
渭川猎非熊,白首安可俟。
虎变大贤造,凤衰君子耻。
守道安处末,干禄尔非鄙。
临溪问花花不语,愁对湘波吊尧女。
幽魂化作水上花,阿谁剪取来君家。
知君深得种花术,一朵两朵冒波出。
玉立娉婷澹且閒,碧簪竟插青泥间。
丈花船藕嫌屋矮,一片入口沈疴解。
出尘自恨骨未仙,乘风无地超三千。
瑶池燕我开琼筵,云中时听霓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