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雨晓来晴,海棠红透。碧草池塘袅金柳。
王孙何在,不念玉容消瘦。日长深院静,帘垂绣。
璨枕堕钗,粉痕轻溜。玉鼎龙涎记同嗅。
钿筝重理,心事谩凭纤手。素弦弹不尽,眉峰斗。
膏雨晓来晴,海棠红透。碧草池塘袅金柳。
王孙何在,不念玉容消瘦。日长深院静,帘垂绣。
璨枕堕钗,粉痕轻溜。玉鼎龙涎记同嗅。
钿筝重理,心事谩凭纤手。素弦弹不尽,眉峰斗。
这首《感皇恩·其二》是宋代词人蔡伸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画面。"膏雨晓来晴,海棠红透",描绘了雨后初晴,海棠花开得娇艳欲滴的景象,透露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碧草池塘袅金柳",进一步渲染了池塘边柳树随风摇曳,绿草如茵的美景。
"王孙何在,不念玉容消瘦",词人借用了古代对贵族公子的称呼,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暗示佳人独处的寂寞和对心上人的期盼。"日长深院静,帘垂绣",通过描绘庭院的寂静和垂下的绣帘,强化了孤独和等待的情绪。
"璀璨枕堕钗,粉痕轻溜",细节描写精致,暗示女子慵懒而美丽的姿态,以及她内心的细腻情感。"玉鼎龙涎记同嗅",回忆起共同的美好时光,更添离愁。"钿筝重理,心事谩凭纤手",女子试图通过弹奏筝曲排解愁绪,但思绪纷飞,无法尽述。
最后,"素弦弹不尽,眉峰斗",以琴声的断续和女子紧锁的眉头,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深沉和无尽的相思。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展现了词人对爱情的深深眷恋和无奈之情。
拜将坛高卓义旗,五洲睽目属雄师。
当时力保危台意,只有军前壮士知。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
啼鹃唤起东都梦,沉郁风云已五年。
凤凰台上望乡关,地老天荒故将閒。
自写鄂王词在壁,从头整顿旧河山。
谁能赤手斩长鲸,不愧英雄传里名。
撑起东南天半壁,人间还有郑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