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吴仲庶龙图寄德仁致政比部二首·其二》
《和吴仲庶龙图寄德仁致政比部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倦游城阙厌纷华,一棹南归出白沙。

簪绂弃来如释负,山林到处便为家。

流泉绕舍锵金玉,仙饵盈槃泛露霞。

珍重宗英嘉隐操,远裁清句重咨嗟。

(0)
注释
城阙:京城,皇宫。
纷华:繁华景象,世俗的热闹。
簪绂:古代官员的冠饰和系印的丝带,象征官职。
释负:放下负担,解脱。
仙饵:指仙人般的美食,可能指山林中的野味或草药。
珍重:敬重,重视。
宗英:宗族中的杰出人物,这里可能指诗人尊敬的朋友。
嘉隐操:高尚的隐士品行。
清句:清新高雅的诗句。
翻译
厌倦了京城的繁华,我乘船南归,穿越白沙之地。
官场的束缚被抛弃,如同卸下重负,无论走到哪里,山林都是我的家。
清澈的泉水环绕屋舍,声音如金玉相击,仙人般的美食满盘,泛着晨露的光泽。
深深敬重你的高尚节操,你的清雅诗句令人赞叹不已。
鉴赏

这首宋诗是苏颂对好友吴仲庶的回应,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繁华的厌倦和对自然与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倦游城阙厌纷华”直接道出了诗人对于京城生活的疲惫和对繁复世事的厌倦。接着,“一棹南归出白沙”,通过描绘乘船南归的场景,展现了诗人离开尘嚣的决心。

“簪绂弃来如释负”一句,以“簪绂”象征官职,表达诗人卸下官职后的轻松感,仿佛放下了一副重担。“山林到处便为家”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认同,认为无论何处,只要心向山林,皆可成为心灵的归宿。

“流泉绕舍锵金玉,仙饵盈槃泛露霞”两句,运用比喻,将山泉声比作金玉相击,描绘出清幽的居住环境,而“仙饵”则暗示了隐逸生活的恬淡与超脱。最后,“珍重宗英嘉隐操,远裁清句重咨嗟”,诗人对友人的高尚品格表示赞赏,并期待他能继续创作出清新高雅的诗句,表达了对吴仲庶隐居生活的深深敬意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的疏离,又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品德的赞美。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山中八景为友人赋·其一鸡峰秋霁

当户一峰危直,天清众鸟飞还。

东篱三径秋色,采菊时见南山。

(0)

送马博士奉使还朝四首·其四

江南二月柳枝阴,江笛吹来折寸心。

江上向君吹一曲,不知何处是知音。

(0)

人日图南楼社集因睹张文献公遗像分得连字

极浦晴山色,高楼澹夕烟。

不缘人日好,那更和新篇。

想像三朝里,词华百粤先。

当歌宁感慨,把酒但流连。

欲将金鉴去,聊共祝尧年。

(0)

同诸子邀刘使君袁明府饮虹冈清晖馆得南字

意气由来易盍簪,于时高会冠江南。

双凫暂下天边舄,五马聊停竹外骖。

满院桐阴团绿影,半山云气带秋岚。

无论醉后清狂态,定有悠悠世上谈。

(0)

雪夜山行

寒宵共逐寻芳侣,杖策穿林鸟道斜。

月暝空山无吠犬,雪迷芳树欲飞花。

行看橘柚开三径,望尽云松隐数家。

就此卜栖那可得,居人指点说桑麻。

(0)

寄赠张幼于丈二首·其二

高名当日竟谁尊,侠气翻令大雅存。

客散侯赢虚左席,人疑司马卧文园。

朅时身世抛三亩,何物乾坤寄一尊。

若到吴门看匹练,罗浮春色在中原。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