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荅微之誇越州州宅》
《荅微之誇越州州宅》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贺上人回得报书,大誇州宅似仙居。

厌看冯翊风沙久,喜见兰亭烟景初。

日出旌旗生气色,月明楼阁在空虚。

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馀杭尽不如。

(0)
注释
贺上人:对某位僧人的尊称,'上人'是佛教中对德行高超的僧侣的称呼。
州宅:指州府的住所或所在地区。
仙居:指环境优美如仙境的地方。
冯翊:古地名,今陕西大荔县一带。
兰亭:古代著名景点,与书法《兰亭集序》有关,位于浙江绍兴。
旌旗:古代军队或仪仗队的旗帜。
气色:此处指朝霞给旌旗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月明:明亮的月光。
空虚:空旷而宁静的天空。
江南郡:泛指江南地区的郡县。
馀杭:古地名,即现在的杭州。
翻译
贺上人收到了回信,夸赞那地方像神仙的居所。
厌倦了冯翊地区的风沙长久不息,欣喜地看到了兰亭的美景如画。
朝阳升起,旌旗焕发生机,月明之夜,楼阁倒映在空旷的天空。
知道你暗中比较江南的各个郡,除了余杭,其他的都不如它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返回任所后的景象,通过对比衬托手法,表现了作者对于新环境的喜悦和赞美之情。首句"贺上人回得报书,大誇州宅似仙居",即点明主旨:上级官员回信表示欢迎,而所到之处越州州宅如同仙境般美好。

接着"厌看冯翊风沙久,喜见兰亭烟景初"两句,通过对比衬托手法,将之前不快的环境(冯翊,指的是黄土高原一带,风沙较大)与现在宜人的境况(兰亭,常用以形容美丽幽静之处)相对照,表达了诗人从不佳环境转入佳境后的喜悦心情。

"日出旌旗生气色,月明楼阁在空虚"一联,则进一步描绘出越州州宅的壮丽景象。白日初升时,旌旗(即军队中的旗帜)随着阳光而显得生动有力,而夜晚时分,明亮的月色下,楼阁在空中若隐若现,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最后两句"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馀杭尽不如"则表达了诗人对越州优美环境的深刻领会和独特情怀。这里的“暗数”意味着私下里默默地比较,“江南郡”泛指江南诸多州郡,而“馀杭”特指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诗人通过这两句,强调除了越州外,其余地方都不能与之相比。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新环境的喜爱以及他那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读王遵岩所为拙集序文自嘲四首·其四

力希颜氏何能望,窃比言游未敢安。

老大渐知亲洒扫,试将妙用此中参。

(0)

家僮自野田携黄菊二株至轩中感而有作三首·其二

巳?寒谷不须媒,让宠何嫌并朵开。

花意幽闲当艳丽,天心霜霰是栽培。

浔阳逸客瞢腾醉,姑射仙人绰约来。

寂寞于人诚少用,试将服食制龄颓。

(0)

尹洞山祭酒枉顾草堂有作见赠次韵二首·其二

独持鸣铎启群昏,南北诸儒尽在门。

身系苍生人望久,道行世子国师尊。

过忧治世常如病,冥契真诠不着言。

别后知公心事在,每□□斗坐孤村。

(0)

示侄休四首·其三

昔年送我古祠中,儿向西行我向东。

此日音容如万里,各将一念叩苍穹。

(0)

往年一士夫劝勿作诗作此以晓之·其三

安排了得见人心,只向天然分上寻。

要识此间真气象,茫茫宇宙更无垠。

(0)

丙午秋七月朔夜梦友人王泉冈张东台·其四

去年送我出城东,转隔关山千万重。

幽地此时空念切,只教梦里暂相逢。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