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阳田中,阳田爽以亢。
青山落四野,烟云互相荡。
微月向夕生,初旭东林上。
道人方独醒,彷佛虚白象。
一室阳田中,阳田爽以亢。
青山落四野,烟云互相荡。
微月向夕生,初旭东林上。
道人方独醒,彷佛虚白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田园风光图。诗人罗洪先在明末时期,以细腻的笔触,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感悟融入其中。
首句“一室阳田中”,点明了地点,一个位于阳光普照的田野中的小屋,营造出一种安逸与和谐的氛围。接着,“阳田爽以亢”一句,通过“爽”和“亢”两个字,形象地描绘了田野的清爽与辽阔,给人以开阔心胸的感觉。
“青山落四野,烟云互相荡。”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青山环绕,烟云缭绕,构成了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这里的“落”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山的高耸,又暗示了云雾的轻盈飘渺。
“微月向夕生,初旭东林上。”这两句则将时间的流转巧妙地融入画面之中。夕阳西下,一轮微月升起,预示着夜晚的来临;而东方的树林上,初升的朝阳带来了新的一天的希望与生机。这种时间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富有层次感。
最后,“道人方独醒,彷佛虚白象。”一句,诗人以“道人”自喻,表达了自己在自然美景中独享宁静,心灵得以净化的状态。这里的“虚白象”可能是指内心世界的纯净与空灵,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