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缕曲·其二十一闻杜鹃》
《金缕曲·其二十一闻杜鹃》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少日都门路。听长亭、青山落日,不如归去。

十八年间来往断,白首人间今古。

又惊绝、五更一句。

道是流离蜀天子,甚当初、一似吴儿语。

臣再拜,泪如雨。画堂客馆真无数。

记画桥、黄竹歌声,桃花前度。

风雨断魂苏季子,春梦家山何处。

谁不愿、封侯万户。

寂寞江南轮四角,问长安、道上无人住。

啼尽血,向谁诉。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金缕曲·其二十一》。诗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苦难的哀伤。开篇“少日都门路”三字,便勾勒出诗人年轻时在繁华都市中的生活场景,而后文“听长亭、青山落日,不如归去”,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不满。

“十八年间来往断,白首人间今古”几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无奈感慨。尤其是“白首人间今古”,更是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易逝的悲凉情怀。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又惊绝、五更一句。道是流离蜀天子,甚当初、一似吴儿语”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而“臣再拜,泪如雨”则展示了一种深沉的悲痛和无尽的哀伤。

随后的“画堂客馆真无数。记画桥、黄竹歌声,桃花前度”几句,则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能够听到那遥远的地方传来的歌声,看到那悠然自得的人在桃花盛开之地漫步。

“风雨断魂苏季子,春梦家山何处。谁不愿、封侯万户。”则是诗人对于个人的命运和历史的无力感,以及对于功名利禄的一种渴望与无奈。而最后的“寂寞江南轮四角,问长安、道上无人住。啼尽血,向谁诉”则更显露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往昔繁华都市的怀念,以及在战乱中失去亲人的悲痛。

整首诗通过各种意象和情感的表达,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哀伤苍凉的人生画卷。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昔与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沦落老人追寻前约且结后期

往子为御史,伊余忝拾遗。

皆逢盛明代,俱登清近司。

予系玉为佩,子曳绣为衣。

从容香烟下,同侍白玉墀。

朝见宠者辱,暮见安者危。

纷纷无退者,相顾令人悲。

宦情君早厌,世事我深知。

常于荣显日,已约林泉期。

况今各流落,身病齿发衰。

不作卧云计,携手欲何之。

待君女嫁后,及我官满时。

稍无骨肉累,粗有渔樵资。

岁晚青山路,白首期同归。

(0)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0)

大行皇后挽诗

恩情廿二载,内治十三年。

忽作春风梦,偏于旅岸边。

圣慈深忆孝,宫壸尽钦贤。

忍诵关雎什,朱琴已断弦。

夏日冬之夜,归于纵有期。

半生成永诀,一见定何时。

袆服惊空设,兰帷此尚垂。

回思相对坐,忍泪惜娇儿。

愁喜惟予共,寒暄无刻忘。

绝伦轶巾帼,遗泽感嫔嫱。

一女悲何恃,双男痛早亡。

不堪重忆旧,掷笔黯神伤。

(0)

水龙吟.咏笛材,时太守闾丘公显已致仕,居姑苏。后房懿卿者,甚有才色,因赋此诗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翦,凤膺微涨,玉肌匀绕。木落淮南,雨睛云梦,月明风袅。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后,知孤负、秋多少。

闻道岭南太守,后堂深、绿珠娇小。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0)

宿迁道中望骆马湖

照眼湖光一片明,遥岑隐约黛眉横。

云低雁阵垂垂下,风趁渔帆叶叶轻。

极浦孤村无限好,淡烟疏柳不胜情。

客愁连日忽销豁,始觉江南道上行。

(0)

泰州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

心在坤维外,身游坎窞中。

长淮行不断,苦海望无穷。

晚鹊传佳好,通州路已通。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