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明不知凤,斥鴳不知鹏。
高驾肃通衢,下笑蓬累行。
君看叔孙氏,孰与鲁两生。
笑傲岩穴下,焉知棉蕝成。
万世在吾后,传者非公卿。
我心已尘石,请谢世上名。
焦明不知凤,斥鴳不知鹏。
高驾肃通衢,下笑蓬累行。
君看叔孙氏,孰与鲁两生。
笑傲岩穴下,焉知棉蕝成。
万世在吾后,传者非公卿。
我心已尘石,请谢世上名。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展开,通过“焦明”与“凤”,“斥鴳”与“鹏”的对比,以及“高驾”与“蓬累行”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深刻思考。诗人借古喻今,通过叔孙氏与鲁两生的对比,以及隐士与世俗的对比,揭示了社会阶层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
“我心已尘石,请谢世上名。”这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的反思,探讨了人性、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平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昔来暑晴中,白日疑幽月。
今晨对秋雨,寒琼化我骨。
修修不见天,山鬼所宅窟。
蹀影迥碧间,自照寒光佛。
衣单煖尊酒,嚼雪笋新掘。
酌不及公荣,主客笑通脱。
香光写经卷,笔势瞻秀发。
了知功德无,报母资津筏。
千载旦暮心,虚堂證超忽。
僧寮足深严,但惜少轩豁。
空负竹万竿,不见青排闼。
禅修屏闻见,游赏恣林樾。
何当雪后来,支筇屐同没。
下车无人逢凛冽,横贯霜空风有力。
大千尘界曙钟声,第一江山残月色。
烟树微茫了非梦,鱼龙浩渺喧仍寂。
羌无陈迹影兴亡,只有空明出寒碧。
卧庵老僧几何岁,梵呗多生曾未息。
平生误记稼轩词,曹蹶刘颠事历历。
论才及宋代,岂不先乖崖。
遗像留僧庵,了了明去来。
惜哉太华莲,专为希夷开。
不独神清子,事业限炉灰。
伊来有成人,古德资扶培。
渊源不可诬,变化非一胚。
周旋卢郑间,陶范英雄才。
留邺及新建,所遇尤奇侅。
下士未闻道,拘墟独难回。
寸莛叩洪钟,焉能应风雷。
残年托细字,积惧当沉灾。
海滨事诸老,婉娈忘形骸。
愿浥弥天澜,一湔千劫哀。
子生乱未已,子没乱方滋。
迢迢老忧间,积瘁终南齐。
孤舟蜀山川,耳顺子规啼。
饥驱转北南,呻吟雪犯髭。
毕生所造构,讵等鸿与泥。
终然一瞑去,蜕化迹如遗。
我今得解脱,冥心撤忧思。
了知生易尽,不复歆无知。
耿耿万端曙,泪接鸡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