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台山山居杂诗·其四》
《三台山山居杂诗·其四》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古风

论才及宋代,岂不先乖崖。

遗像留僧庵,了了明去来。

惜哉太华莲,专为希夷开。

不独神清子,事业限炉灰。

伊来有成人,古德资扶培。

渊源不可诬,变化非一胚。

周旋卢郑间,陶范英雄才。

留邺及新建,所遇尤奇侅。

下士未闻道,拘墟独难回。

寸莛叩洪钟,焉能应风雷。

残年托细字,积惧当沉灾。

海滨事诸老,婉娈忘形骸。

愿浥弥天澜,一湔千劫哀。

(0)
鉴赏

这首诗《三台山山居杂诗(其四)》由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陈曾寿创作。诗中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与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

首句“论才及宋代,岂不先乖崖”,以宋代为背景,引出对人才选拔与评价的讨论,暗含对当时人才选拔机制的反思。接下来,“遗像留僧庵,了了明去来”描绘了一幅僧人形象清晰、去留分明的画面,象征着人生的抉择与智慧。

“惜哉太华莲,专为希夷开”一句,以太华山的莲花比喻,表达了对某些人才被特定环境或观念束缚的惋惜之情。“不独神清子,事业限炉灰”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指出即使有才华如神清子者,也可能因受限于特定环境而无法施展。

“伊来有成人,古德资扶培”转而赞颂那些能够培养和成就人才的前辈,强调了教育与传承的重要性。“渊源不可诬,变化非一胚”提醒人们,历史与文化传统是不可轻易否定的,同时强调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多样性。

“周旋卢郑间,陶范英雄才”提到在卢、郑两位历史人物之间,培养出了英雄之才,体现了对历史人物影响的肯定。“留邺及新建,所遇尤奇侅”则描述了在邺城和新建之地,遇到了特别的人或事,暗示了机遇与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下士未闻道,拘墟独难回”警示那些见识浅薄之人难以理解更高深的道理,强调了知识与视野的重要性。“寸莛叩洪钟,焉能应风雷”以小木棒敲击大钟,难以发出响亮的声音,比喻微小的力量难以产生大的影响,强调了力量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最后,“残年托细字,积惧当沉灾”表达了晚年托付文字,积累恐惧面对灾难的情感,体现了对人生晚年阶段的感慨。“海滨事诸老,婉娈忘形骸”则描绘了在海边与老友相聚,情感深厚,忘记了身体的界限,展现了深厚友情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才、教育、环境、机遇、知识、力量、人生阶段等多个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山庄

翠竹苍松白板扉,日融沙暖蕨芽肥。

有时树杪啼山鴂,无数杨花点客衣。

荒径草深人不到,空林松响鹤初归。

酒醒拂石溪边坐,搔首长吟对夕晖。

(0)

送卓澄父游海上归栖溪兼简毛豹孙

马首千峰不尽青,行人遥指翠微亭。

溪云入手寒犹峭,海雨当轩湿作鯹。

镜里飞花偏自媚,柙中流水共谁听。

诗成好寄毛徵士,莫更相逢老一经。

(0)

清源道中喜雨

舟楫津梁隘,城阴雨乍飞。

未能滋土脉,稍可濯春晖。

燕舞高俱尽,鸠鸣喜不归。

三年齐鲁旱,似有麦苗肥。

(0)

哀内子

黑雨堕瓦舞神灵,倏忽星烂云英英。

秋灯冷照中闺壁,壁挂轻尘抱玉笙。

当时玉笙音正好,少女如花娇不老。

如花一日不艳人,夫子乌乌魂欲倒。

悲声隐隐梦中闻,梦起芒芒不见君。

土入凉风冢花碧,纸钱直到夜深焚。

天带平荒月孤发,柏下香魂吊残月。

不从邻鬼唱幽歌,只向寒冰咽青月。

(0)

发岩镇蒋生客次赴黄山三首·其二

投暝山市烟,托宿寻蒋诩。

弄影向前溪,霜清月如水。

命驾入黄山,旦日须早起。

为余制短策,童冠皆俦侣。

出门即重冈,遥岑眼前哆。

回溪紫云端,陡岭青霞崥。

揭厉屡停舆,攀跻每劳挥。

紫翠复遐征,目力穷峛崺。

日夕向孤村,主人肃宾礼。

醉眠山馆中,湍声枕前止。

(0)

采莲曲·其二

澄湖日暮芰荷风,白面郎君宝玦逢。

野水夜摇青雀舫,却迷归棹水云中。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