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秦武昌赤壁怀古韵》
《和秦武昌赤壁怀古韵》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楚云荆树拥嵯峨,一棹曾冲万里波。

时代不同嗟我晚,江山如此奈人何。

地从割据终全盛,天遣文章为不磨。

闻说宦游兼吊古,鹤楼东下水声多。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和秦武昌赤壁怀古韵》。诗中描绘了对历史遗迹赤壁的怀古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慨。

首联“楚云荆树拥嵯峨,一棹曾冲万里波”以壮丽的自然景观开篇,楚地的云雾与荆树环绕着高峻的山峰,仿佛一位勇士乘着小舟,勇往直前,穿越万里的波涛。这里不仅展现了赤壁的地理风貌,也暗喻了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他们如同这勇猛的舟行者,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颔联“时代不同嗟我晚,江山如此奈人何”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个人际遇与历史变迁的感慨。在感叹自己生逢其时却又生不逢时的同时,诗人也被眼前壮丽的江山所打动,却无奈于无法亲历那段辉煌的历史,这种情感复杂而深沉。

颈联“地从割据终全盛,天遣文章为不磨”则进一步探讨了历史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文学在历史中的作用。这里的“地从割据终全盛”指的是历史上的分治与统一,而“天遣文章为不磨”则是指文学作品能够超越时间的限制,成为永恒的记忆,记录并传承历史的辉煌与智慧。

尾联“闻说宦游兼吊古,鹤楼东下水声多”收束全诗,诗人听说赤壁附近有宦游之人前来,既有对历史的追思,也有对现实的感慨。鹤楼东下的水声,既是自然界的声响,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象征着历史的回响与生命的流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赤壁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西湖杂诗·其一

偏安旧是小朝廷,女子军容出上厅。

谁遣渡河回铁骑,只今泣井有银瓶。

空山夜雨鹃红血,别殿弦声雀白翎。

唤起夷光吊遗事,西陵早已越台青。

(0)

后秋兴八首自壬寅七月至癸卯五月,讹言繁兴,鼠忧泣血,感恸而作,犹冀其言之或不诬也·其三

庸蜀经营付落晖,宫车消息转依微。

空留赤血从三后,无复遗言诏六飞。

马角乌头期已误,龙姿虎步谶俱违。

逆臣送喜猖狂甚,趣兴燃脂照腹肥。

(0)

赠人

话别殷勤汉水涯,铜鞮歌罢更何疑。

百年称意事偏少,三月争春绿已肥。

好景每因忙处忽,醇醪须到醉时知。

杜鹃声里花饶笑,忍见斜风故故吹。

(0)

秋兴八首·其二

羽檄星驰万里津,清秋白昼蔽行尘。

五都无市三川旧,七萃何人六郡新。

衰柳不知承白露,寒花恰似倚青春。

世间岂有西王母,周穆当年认未真。

(0)

子陵·其二

前有商颜后富春,汉家高逸两天民。

钓台双向青天出,香饵何曾到锦鳞。

(0)

疍家曲

艇小如凫雁,轻摇出海门。

阿姑知未许,梢上有花盆。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