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檄星驰万里津,清秋白昼蔽行尘。
五都无市三川旧,七萃何人六郡新。
衰柳不知承白露,寒花恰似倚青春。
世间岂有西王母,周穆当年认未真。
羽檄星驰万里津,清秋白昼蔽行尘。
五都无市三川旧,七萃何人六郡新。
衰柳不知承白露,寒花恰似倚青春。
世间岂有西王母,周穆当年认未真。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与历史的沧桑感。首句“羽檄星驰万里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急促的军令比作飞驰的流星,形象地描绘出紧急的情境,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紧张氛围。接着,“清秋白昼蔽行尘”一句,通过“清秋”和“白昼”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明亮的秋日景象,而“蔽行尘”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清朗的氛围。
“五都无市三川旧,七萃何人六郡新。”这两句诗运用对比手法,将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变迁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五都”、“三川”、“七萃”、“六郡”都是古代的地理名词,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区或城市,通过这些词语的使用,诗人巧妙地将历史的广度和深度融入诗句之中。
“衰柳不知承白露,寒花恰似倚青春。”这两句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衰柳和寒花在诗人笔下仿佛有了生命,它们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情感色彩。衰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而寒花则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最后,“世间岂有西王母,周穆当年认未真。”这两句诗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和周穆王的故事,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思考。西王母是传说中的神仙,周穆王则是古代的帝王,两者之间的联系,既是对历史的遥想,也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诗人通过这样的设定,引出了对人生、历史乃至宇宙真理的深邃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故事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君家谪仙人,豪侠好骂讥。
脱靴辱权幸,捧砚誇宠妃。
风月三千首,百卉弄春晖。
恭惟紫微公,执笔赞万几。
大行或差舛,考验在璿玑。
同时三君子,日月争光辉。
我生百年后,览之神奋飞。
粤从志学来,斯文力发挥。
瓦劄带尘壤,羊毛拂烟霏。
言词虽不工,往往造精微。
邂逅逢名世,如何尚布衣。
为我特倾倒,我心亦依依。
从今愿卜邻,穷空不思归。
厚意敢虚辱,三尺横金徽。
丹染吴枫,青环越岫,镜天霁色凝鲜。
华堂珊佩,非务拥神仙。
天遣澄清海岳,亲曾授黄石奇编。
兴王略,智名俱泯,功业妙难言。翩翩。
真迥立,香飘绣衮,色映貂蝉。
有清诗千首,美酒如川。
长与嫦娥共约,放冰轮,今夕先圆。
中秋月,从今屈指,更借一千年。
听说梅山,一邱内、深藏曲折。
过醒心桥下,水光清彻。
迤逦跻攀登翠岭,沈沈烟壑千峰列。
更小亭、风露逼华堂,荷香发。歌声动,云横阙。
舞腰转,风回雪。正良辰美景,众宾欢悦。
老子中间聊笑傲,酒行莫放觥筹歇。
愿此生、长似钓璜公,添华发。
吾怜廛市人,偪仄烟火隘。
六月围炎蒸,引吭思大噫。
谁知蜂蚁聚,却蹑鲸鳌背。
近山罗前檐,远岫落天外。
浮图卓孤标,如大舶航海。
蓬莱与方丈,便觉咫尺在。
酒酣挥八极,醉眼聊一快。
更须约安期,万里弄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