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是何夕,岁月堂堂去。
五十一年中,名利曾何据。
作客瀛海东,谁毁复谁誉。
春风拂疏窗,玉律回羲驭。
云捲玉山明,冲霄万丈曙。
努力岁华新,吉祥听谶语。
今夕是何夕,岁月堂堂去。
五十一年中,名利曾何据。
作客瀛海东,谁毁复谁誉。
春风拂疏窗,玉律回羲驭。
云捲玉山明,冲霄万丈曙。
努力岁华新,吉祥听谶语。
此诗《除夕》由清代诗人查元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光流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开篇“今夕是何夕,岁月堂堂去”以疑问句式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感慨,引人深思。接着“五十一年中,名利曾何据”则道出了对过往追求名利得失的反思,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心境。
“作客瀛海东,谁毁复谁誉”两句,诗人将自己比喻为漂泊的旅人,身处远方,面对世人的评价,既有赞誉也有诋毁,但这些都已不再重要,体现了诗人对世俗评价的淡漠态度。接下来“春风拂疏窗,玉律回羲驭”描绘了一幅春风吹过窗户,万物复苏的画面,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轮回的感悟。
“云捲玉山明,冲霄万丈曙”进一步渲染了光明与希望的主题,云卷之后,玉山明亮,仿佛破晓前的最后一抹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将来临,寓意着困难终将过去,光明就在前方。最后“努力岁华新,吉祥听谶语”鼓励人们珍惜时光,积极面对生活,相信未来会有吉祥之兆,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名利、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万里行可到,诗人吟到难。
愁来时自语,写出许谁看。
月落望如失,山空坐更寒。
此时多少意,欲别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