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超然》
《示超然》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秋光满鬓万事死,惭愧眼明牙齿牢。

野寺闲眠听风雨,海山犹梦渡云涛。

事非白傅方惊鼎,迹隐庖丁已善刀。

一径莓苔三十载,未容此老独奇豪。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示超然》。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万物凋零的感慨,以及在自然环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景。

首句“秋光满鬓万事死”,以秋天的景色象征生命的衰败与时光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易逝的深深感叹。接着,“惭愧眼明牙齿牢”一句,通过对比身体机能的衰退(“万事死”)与尚存的视力和牙齿(“眼明牙齿牢”),流露出一种既无奈又略带自嘲的情绪。

“野寺闲眠听风雨,海山犹梦渡云涛”两句,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在寺庙中静心休憩,倾听风雨之声,仿佛在梦中穿越大海,跨越云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由的向往。

“事非白傅方惊鼎,迹隐庖丁已善刀”则运用了两个典故,分别指代白居易和庖丁解牛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经历和技艺追求的深刻思考。这里“惊鼎”和“善刀”分别寓意着对事物变化的惊讶和对技艺精进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与肯定。

最后,“一径莓苔三十载,未容此老独奇豪”两句,以三十年的时间跨度,回顾了诗人在这条长满莓苔的小径上行走的经历,暗示了岁月的流转与个人成长的痕迹。诗人并未因年岁增长而失去对生活的热情与豪情,反而在时间的沉淀中更加坚韧与独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前湖诗

前湖何氏七娘子,骂贼不污殉节死。

湖上鸳鸯不敢游,湖中莲花无并头。

(0)

迟友不至

闲斋卓笔赋初成,飒飒西风满户生。

细雨乍来君不至,寂寥把盏对寒檠。

(0)

别莆田陈君彦质追送不及怅然有作五首·其一

宵行拟送子,惆怅未能晓。

起来望瑽阇,沈沈但深杳。

遥闻棹歌声,杂然出树杪。

想子遂群动,使我心有栗。

昔贤愿抱关,此意亦可了。

(0)

余买一小丘于铁山下登陟不数十武而尽揽湖山之胜尤于看梅为宜盖踞花之上千村万落一望而收之久欲作一小阁名为六浮六浮之名遂满人耳而阁竟不就友人邹孟阳见余叹息每欲代为经营今日始引孟阳至其地亦复叫绝不能已余因为作六浮阁图兼题一诗冀孟阳无忘此盟时丁巳八月十八日也

十年山阁不得就,却负青浮日夜浮。

故人一见豁双眼,何日三间销百忧。

冰花琪树乱槛外,银山雪屋排檐头。

百年有钱作底用,一朝卜筑偕行休。

君家西湖我震泽,往经冬夏来春秋。

十千到手即可办,非我求君君自谋。

(0)

送范东生之滇南

相念亦已苦,却于离处逢。

江声撼独往,客路趣残冬。

天尽山忽起,瘴开云复重。

馆人蛮语接,计口给新舂。

(0)

严明甫园中

为园刚一亩,生事已云足。

日午闻鸡声,炊烟起茅屋。

石色秀可餐,林香暖盈掬。

相见无寒暄,惟言酒新漉。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