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太蒙宗兄还海陵》
《送太蒙宗兄还海陵》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临岐执手意踌躇,秋老还归海上居。

桃叶寒烟留拄杖,白狼翠色点衣裾。

粲英正及寻三径,挥麈相将伴六如。

我亦倦游思避地,卜邻踪迹溷樵渔。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范景文所作的《送太蒙宗兄还海陵》。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归乡生活的美好祝愿。

首句“临岐执手意踌躇”,生动地刻画了在岔路口,两人紧紧相握,心中满是离别的愁绪。接着,“秋老还归海上居”一句,既点明了季节,也暗示了友人即将返回故乡,回归宁静的生活。

“桃叶寒烟留拄杖,白狼翠色点衣裾。”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友人归途中的自然风光,桃叶在寒烟中摇曳,仿佛在为友人送行;而白狼山的翠绿之色点缀在友人的衣襟上,寓意着生机与希望。

“粲英正及寻三径,挥麈相将伴六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家后能享受田园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祝愿。“粲英”指繁花似锦,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三径”出自陶渊明的诗句,象征隐居生活;“挥麈”则是手持麈尾,表示闲适自在;“六如”可能是指佛教中的六度,这里或寓含着对友人生活的祝福和期许。

最后,“我亦倦游思避地,卜邻踪迹溷樵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远离尘嚣、寻求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预示着与友人未来的相聚,或许在相似的生活中相遇,共同享受自然与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感强,不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憧憬。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高州府署西花厅联

得佳趣于此间,每当月白风清,一挥玉轸;

知明年在何处,且把黄蕉丹荔,共醉金樽。

(0)

挽彭玉麟联

国家可均,爵禄可辞,白刃可蹈,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吾闻其语,吾见其人。

(0)

挽张百熙联

遇怜贾生塞,学拟贾生通,允推海内耆英,帝室治安留有策;

德抱滕王长,才羡滕王短,忽听楹间妖梦,公门桃李悄无言。

(0)

挽张之洞联

大局艰危,当内忧潜伏、外患迭乘,沧海横流,先帝与老臣,同遗此恨;

平生梗概,在廉正持躬、公忠体国,盖棺论定,谀言并谤语,两失其真。

(0)

挽吴可读联

歼良终恸秦黄鸟;授命无惭卫史鱼。

(0)

集苏轼诗联

定向秋山得佳句;且邀明月伴孤斟。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