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序:丙寅三月十五日余被逮越宿朱德升朱完天邹虚王殷汝劼同卧县署相对谈笑虚王汝劼各出素扇索书遂录壬戌南还留别文起孟长之作嗟乎在今日又增一罪案矣·其二》
《序:丙寅三月十五日余被逮越宿朱德升朱完天邹虚王殷汝劼同卧县署相对谈笑虚王汝劼各出素扇索书遂录壬戌南还留别文起孟长之作嗟乎在今日又增一罪案矣·其二》全文
明 / 周顺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抗手悲歌出帝都,几行愤泪洒征途。

中朝豺虎方盈阙,东土烽烟又逼吴。

报国独留知己在,酬恩忍使至尊孤。

云霄事业看雄剑,吊古惟应问烈夫。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周顺昌所作,名为《序:丙寅三月十五日余被逮越宿朱德升朱完天邹虚王殷汝劼同卧县署相对谈笑虚王汝劼各出素扇索书遂录壬戌南还留别文起孟长之作嗟乎在今日又增一罪案矣(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悲壮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首句“抗手悲歌出帝都”,诗人以“抗手”(举手)的动作,表达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强姿态,同时通过“悲歌”(悲痛的歌声),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接着,“几行愤泪洒征途”,诗人将愤怒的泪水化为前行的动力,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中朝豺虎方盈阙,东土烽烟又逼吴”,这两句描绘了当时政治环境的黑暗与动荡,朝廷内部奸佞当道,外患不断,局势危急。诗人以“豺虎”比喻奸臣,以“烽烟”象征战争,形象地展现了国家面临的内外交困。

“报国独留知己在,酬恩忍使至尊孤”,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责任的坚守。即使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诗人仍坚持报效国家,不愿让君主感到孤独。这种忠诚与牺牲精神令人动容。

“云霄事业看雄剑,吊古惟应问烈夫”,最后两句则展现出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诗人期待着能够像古代的英雄一样,为国家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激昂,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危机,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作者介绍

周顺昌
朝代:明

(1584—1626)苏州府吴县人,字景文,号蓼洲。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福州推官。捕治税监高寀爪牙。天启中历文选员外郎,力杜请托,抑侥幸。不久辞官回乡。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仇,曾手呼魏忠贤名,骂不绝口。魏党矫旨派旗尉赴苏逮捕,吴中为之发生民变。至京后,在狱中遇害。崇祯初谥忠介。有《烬余集》。
猜你喜欢

除夕同顾圣甫宿漳河旅舍

故人同宿浊漳濆,冰底春声近可闻。

世事短长双鬓改,岁华新旧一宵分。

当庭古树明残雪,何处清钟落断云。

龙剑从来有离合,灯前把看七星文。

(0)

赠刘羽士

一出樊笼万事违,满天风送薜萝衣。

青藜杖外烟霞色,金液方中造化机。

穷海泛舟蛟自避,深山采药鹤同归。

知君已有仙人骨,应待王乔汗漫飞。

(0)

寄怀李藩相子成

早岁飘然别楚关,知君古道宦游间。

能求马首计何远,不妒蛾眉心自閒。

河朔晓霜明一剑,邺西秋色老千山。

徐陈彫丧应多感,独摘黄花解醉颜。

(0)

宿榆林驿

寒夜榆林门独开,愁看霜露满苍苔。

驿灯孤照征人梦,边月高悬落雁哀。

冒顿几窥青海戍,烽烟又上白登台。

当年李广空遗恨,萧飒天风正北来。

(0)

送章行人景南使闽中

春尽天涯感别离,沧波极目去帆迟。

江南到处搴芳杜,海上先秋荐荔枝。

明月每劳燕市梦,白云遥寄越乡思。

山灵暂尔留旌节,独立西风赋武夷。

(0)

寄北海冯汝强

旷矣青云路,凄其白发年。

病多还自遣,赋就几人怜。

三径迷秋草,孤鸿断雪天。

相期九节杖,定访十洲仙。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