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榆林驿》
《宿榆林驿》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寒夜榆林门独开,愁看霜露满苍苔。

驿灯孤照征人梦,边月高悬落雁哀。

冒顿几窥青海戍,烽烟又上白登台。

当年李广空遗恨,萧飒天风正北来。

(0)
鉴赏

这首《宿榆林驿》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在边塞驿站的凄凉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边塞情怀和历史沧桑感。

首联“寒夜榆林门独开,愁看霜露满苍苔”,以“寒夜”、“榆林门”、“霜露”、“苍苔”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榆林门的孤独开启,仿佛是夜的使者,引领着诗人进入了一个充满愁绪的世界。霜露覆盖的苍苔,不仅增添了季节的特征,也暗示了环境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

颔联“驿灯孤照征人梦,边月高悬落雁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驿灯在寂静的夜晚孤独地照亮,仿佛是对远方征人的思念与等待。而高悬的边月,不仅映照着大地,也映照着大雁南飞的哀伤,象征着离别与思念的主题。

颈联“冒顿几窥青海戍,烽烟又上白登台”,通过历史典故,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相结合。冒顿曾窥视青海边防,烽火连天,白登台上的烽烟再次升起,既是对历史战争的回顾,也是对边疆安全的担忧。

尾联“当年李广空遗恨,萧飒天风正北来”,以李广的故事作为结尾,表达了对英雄未得志的遗憾和对未来的忧虑。李广一生英勇善战,却屡遭不公,最终未能封侯。如今,萧瑟的北风正吹过,似乎预示着新的挑战与变局即将到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寂寞,以及对国家安危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谢榛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陪曾宏父登冷泉亭望飞来峰

何年此峰独飞来,群山让秀中崔嵬。

神刓天画不可状,仰视孤高摩斗魁。

蕴灵产此万珍木,隆霜几度森不摧。

异僧一见乃能识,击洞果有猿声哀。

灵隐之南天竺北,筑亭结屋初谁媒。

直疑朱夏落冰雪,亦恐白昼藏风雷。

槛泉清可数毛发,白石齿齿如琼瑰。

参差透影微日下,淅沥生籁长飔回。

恍然若欲学蝉脱,洗眼绿净无纤埃。

已将缨尘付流水,更以屐齿留苍苔。

南丰家世有人物,幅巾藜杖同裴徊。

剧谈抵掌共相对,惜无玉酒倾金罍。

(0)

游罗汉院因会张良辅大夫遂留于壁

寺古天寒杖屦清,閒身合得此閒行。

破烟独鸟惊人去,积雪群峰照眼明。

坐久泉声醒客耳,谈馀茗味发诗情。

张公语壮髯如戟,蚤晚掀涛看斩鲸。

(0)

桃源

商山四老人,避世还出世。

桃源独终隐,坐看日月逝。

(0)

偶作·其二

天涯地角古来传,今在天涯地角边。

日日江头望江水,蛮风瘴雨又凄然。

(0)

题瑞相寺

路入禅关僻,僧迎取衲披。

自怜重到此,还忆旧游时。

泉石清虚境,松筠古老姿。

问师从此别,鹤驾几回知。

(0)

减字木兰花·其四次韵陈莹中题韦深道寄傲轩

莫非魔境。强向中间谈独醒。一叶才飞。

便觉年华太半归。醉云可矣。认著依前还不是。

虚过今春。有愧斜川得意人。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