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年佳节惟立春元夕并在一日亦盛事也灯火笙簧处处有之斗城且尔况京都乎追想旧游成一诗聊摅郁郁·其三》
《一年佳节惟立春元夕并在一日亦盛事也灯火笙簧处处有之斗城且尔况京都乎追想旧游成一诗聊摅郁郁·其三》全文
宋 / 姜特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试听楼头报几更,暗尘渐歇夜方清。

但知贪赏千家月,不问滞留三里城。

延得簪缨还洞府,移将星斗下瑶京。

道心与俗元无碍,感耳何嫌下俚声。

(0)
注释
试听:倾听楼头报时。
报几更:报时告知更次。
暗尘:夜晚的尘埃。
渐歇:逐渐停止。
夜方清:夜色变得清朗。
贪赏:过分欣赏。
千家月:千家灯火映照的月亮。
滞留:停留。
三里城:比喻世俗之地。
延得:邀请得到。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借指官员。
洞府:神仙居住的地方。
瑶京:仙境中的京城。
道心:修道者的心境。
俗:世俗。
无碍:没有阻碍。
感耳:触动耳朵。
下俚声:世俗的音乐或声音。
翻译
尝试倾听楼头报时,夜色渐深尘埃落定。
只知欣赏千家灯火,不顾徘徊在三里之城。
邀请官员们回归仙界,星辰移至京城的仙境。
修行之心与世俗并无隔阂,即使是凡音入耳也无妨。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元夕佳节京城的热闹景象和诗人的情感抒发。首句“试听楼头报几更”写夜晚来临,楼上传来报时的钟鼓声,暗尘渐息,夜色渐深。接着,“暗尘渐歇夜方清”强调了节日氛围的宁静与祥和。

“但知贪赏千家月”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喜爱,以及对万家灯火、团圆景象的欣赏,体现了浓厚的节日情感。“不问滞留三里城”则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事务的暂时放下,专注于享受节日的欢乐。

“延得簪缨还洞府,移将星斗下瑶京”运用夸张手法,形容京城繁华如仙境,连星辰都仿佛降临人间,增添了节日的辉煌色彩。最后,“道心与俗元无碍,感耳何嫌下俚声”揭示了诗人的超然心境,即使在世俗的欢庆中,他也能保持内心的清净,不排斥来自民间的欢乐之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元夕之夜的京城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以及在繁华背后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坚守。

作者介绍

姜特立
朝代:宋   字:邦杰   籍贯:浙江丽水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猜你喜欢

再次顾贰守前韵·其四

从来五管即穷边,今日风尘喜晏然。

细雨一帘高阁坐,春星半榻小龛眠。

閒将谢朓澄江句,博得刘叉冰柱篇。

欲咒渔矶烟水竭,莫令动我大夫贤。

(0)

次韵苏提学伯诚游白鹿洞五首·其四

夫子何年去此峰,洞门长与白云封。

经营今古伊谁力,检点乾坤第几功。

乔岳倚空堕巀嵲,飞泉绕地沛流通。

我逢再扫榛芜日,喜濯闾阎揖让风。

(0)

环佩重来轩为槐塘程文实赋·其三

相业相传祖泽存,至今厚德说高门。

遥知府第多清思,三弄梅花月一痕。

(0)

题墨梅·其一

前村昨夜雪晴时,春到寒花第一枝。

错认孤山小桥路,月移疏影鹤归迟。

(0)

书示次儿祯·其四

我去驱车北,儿归返旆南。

头寒宜戴帽,发短不胜簪。

诗律吟馀稳,羁怀饮后酣。

平安数行字,一劄手初缄。

(0)

晚泊神福镇·其四

水暖沙堆浦,江深浪激矶。

柳花黏燕薄,芦笋荐鱼肥。

事业方从拙,生涯计任非。

怀忠惭食禄,应笑泣牛衣。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