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泛舟》
《秋夜泛舟》全文
唐 / 刘方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林塘夜发舟,虫响荻飕飕。

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

岁华空复晚,乡思不堪愁。

西北浮云外,伊川何处流。

(0)
注释
林塘:池塘边。
夜发舟:夜晚乘船出发。
虫响:虫子的鸣叫声。
荻:芦苇。
飕飕:形容风声或虫鸣声。
万影:万千景象。
皆因月:全由月光引起。
千声:千万种声音。
各为秋:各自代表秋天。
岁华:年华岁月。
空复晚:徒然已晚。
乡思:思乡之情。
不堪愁:难以承受的忧愁。
西北:向西北方向。
浮云外:云雾之外。
伊川:古代河流名,这里指伊水。
何处流:流向哪里。
翻译
夜晚从林塘出发乘舟,虫鸣在芦苇中沙沙作响。
万般景象都由月光映照,千万声音各自诉说着秋天的哀愁。
岁月徒然已晚,思乡之情难以承受的忧愁。
向西北望去,浮云之外,伊水又流向何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画面,诗人在林塘中乘舟而行,四周充满了虫鸣声和荻花飘动的声音。月光下,一切影子皆因之显现,而无数虫鸣汇聚成千声,每一声都诉说着秋意的萧瑟。

岁月匆匆,却只能留下空寂的晚景,乡愁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人不禁感慨。诗中“西北浮云外,伊川何处流”一句,更是表现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无限思念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夜色、虫鸣、月光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光易逝与乡愁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刘方平

刘方平
朝代:唐   籍贯:唐朝河南洛阳   生辰:758年前后在世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七五八年前后在世,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
猜你喜欢

嘉陵江上作

多士数车舥,谁令汝去家。

坐禅腰已折,持剑手新叉。

虽未能空寂,然犹耻攫拿。

江流何处去,凭仗吊怀沙。

(0)

春日杂兴七首·其五

短帽轻衫信马行,郊原春色太牵情。

兔葵燕麦浑閒事,最有芜菁到处生。

(0)

寄杜蓬州

阆中胜事不妨奇,旧来僻左人谁知。

祗缘乃祖肠断句,名与江水东南驰。

阆人德之不敢忘,遗祠今在南山上。

壁间画得太瘦生,想是当年苦吟样。

寄将模本博新诗,为我落笔挥珠玑。

君家自是个中脚,会道春从沙际归。

(0)

白头吟

秋风团扇情,夜雨长门意。

高鸟既已逝,前鱼自当弃。

贱妾白头吟,知君怀异心。

祗知茂陵女,不忆临邛琴。

(0)

何执中挽词

白璧就黄壤,忘情良独难。

观生六十化,比没九迁官。

笔下无时俗,胸中有岁寒。

雅怀嗟不遂,欲挂死前冠。

(0)

送外甥之广州

由也久从我,牢之真有甥。

时情为客老,秋色进船清。

拨刺朝朝味,钩辀处处声。

越台休吊古,旅魄向来惊。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