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御不相藉,羲车骋炎景。
灵台表正短,北陆躔方永。
在易象金柅,奉天验阴静。
恭已无始终,敷政恊宽猛。
依旬雨未时,惟万几堪省。
何莫匪当忧,中宵心怲怲。
代御不相藉,羲车骋炎景。
灵台表正短,北陆躔方永。
在易象金柅,奉天验阴静。
恭已无始终,敷政恊宽猛。
依旬雨未时,惟万几堪省。
何莫匪当忧,中宵心怲怲。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杂诗》。诗中描绘了皇帝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和对百姓福祉的关怀。
首句“代御不相藉,羲车骋炎景”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如同帝王的车驾在炎热的阳光下疾驰,象征着时间的紧迫与国家治理的重任。接着,“灵台表正短,北陆躔方永”则进一步阐述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暗示着时间的短暂与空间的广阔,提醒着君主应把握时间,关注四方。
“在易象金柅,奉天验阴静”两句,运用了易经中的概念,以“金柅”比喻国家的稳定,强调了遵循天道、保持内政宁静的重要性。接下来,“恭已无始终,敷政恊宽猛”表达了皇帝对自身行为的严格要求,以及在施政上既要宽大为怀,又要严明法纪的态度。
“依旬雨未时,惟万几堪省”则点明了皇帝每日的忙碌与对政务的关心,即使在休息之时也不忘思考国事。最后,“何莫匪当忧,中宵心怲怲”表达了皇帝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即使在夜晚也无法放松警惕,体现了其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乾隆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在国家治理上的深思熟虑与对百姓福祉的深切关怀,体现了他作为君主的崇高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