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崖临壑几千竿,掩映虚堂绕曲栏。
森矗翠幢参玉槊,毰毸绿凤戏青鸾。
三冬已见龙孙起,六月犹便虎啸寒。
置酒会歌狸首节,要令鼠子不相干。
负崖临壑几千竿,掩映虚堂绕曲栏。
森矗翠幢参玉槊,毰毸绿凤戏青鸾。
三冬已见龙孙起,六月犹便虎啸寒。
置酒会歌狸首节,要令鼠子不相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竹林清幽、生机盎然的画面。诗人站在竹轩前,眼前是千竿翠竹负峭壁临深谷,它们环绕着空旷的堂屋和曲折的栏杆,形成了一道翠绿的屏障。竹丛中,如同玉槊般的竹干挺拔,而那些形似猫头的竹叶则如绿凤戏弄着青鸾,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意趣。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竹子的生长力,即使在寒冬腊月,也能看到新竹破土而出,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到了炎热的六月,竹林依然能带来清凉,仿佛能听到竹叶间的虎啸声,象征着竹的坚韧与威严。
最后,诗人借竹轩主人设宴歌唱,庆祝竹节之日,希望借此驱赶老鼠,保持竹轩的清净,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和对生活的闲适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