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西北居延海,沙塞重重不见春。
肠断帝乡遥望日,节旄零落汉家臣。
天山西北居延海,沙塞重重不见春。
肠断帝乡遥望日,节旄零落汉家臣。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与孤寂之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远方帝都的思念,以及对汉家将士的哀愍。
"天山西北居延海,沙塞重重不见春。" 这两句设定了诗歌的情境,居延海位于古代中国与北方游牧民族接触频繁的地带,那里多沙漠,春意难现。此景象通过“沙塞重重”的反复强调,更显得荒凉而又闭塞。
"肠断帝乡遥望日,节旄零落汉家臣。" 这两句则转向诗人的情感表达。“肠断”形容思念之痛切,“帝乡”指的是远方的都城,诗人在这荒凉之地,对着太阳(古代常用“日”代指皇帝)遥望,却只能感到无尽的哀愁。而“节旄”是古代武官佩戴的一种装饰物,它的“零落”象征着汉家将士的凋敝与不振,反映出诗人对于边塞军人的悲悯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现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国家和英雄将士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于边疆命运的无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