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幽篁怨咽。凝望里、一镜缘愁白发。无家更伤别。
倚新声犹恋,前尘苕霅。桑田坐阅。
任软红、灰外换劫。
剩行歌汐社,储稿史亭,此恨销骨。
莫道长安倦旅,再拜啼鹃,梦迷行阙。神州涕雪。
卅年事,寸肠折。
怕登楼眼底,流红无地,江南芳草顿歇。
解伤心故国,淮水夜深片月。
处幽篁怨咽。凝望里、一镜缘愁白发。无家更伤别。
倚新声犹恋,前尘苕霅。桑田坐阅。
任软红、灰外换劫。
剩行歌汐社,储稿史亭,此恨销骨。
莫道长安倦旅,再拜啼鹃,梦迷行阙。神州涕雪。
卅年事,寸肠折。
怕登楼眼底,流红无地,江南芳草顿歇。
解伤心故国,淮水夜深片月。
这首词以“瑞鹤仙”为词牌,表达了作者朱祖谋在庚子岁末的深深感慨。他身处幽静竹林,内心充满哀怨,望着镜子中因愁而白的头发,更添离别之苦。他无家可归,对过去的时光仍怀恋,尤其是故乡苕霅一带。岁月如桑田般变迁,人事沧桑,繁华落尽,只剩下在汐社行歌,将心中的遗憾寄托于史亭的稿件之中。
他感叹自己在京都疲倦不堪,听到杜鹃啼叫,梦境中迷失在皇宫之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回忆起三十年前的神州,心中悲痛万分,仿佛肠子都要断裂。他害怕登高远眺,只见眼前红花凋零,江南的芳草也似乎停止了生长。面对淮水夜色中的孤月,他更加伤心,因为那代表着他的故国和逝去的青春。
整首词情感深沉,词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境遇和内心世界,展现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和历史沧桑感。
薇省虚尘列戟班,金茎露表迥难攀。
身从手板聊称贱,意托爰书可废閒。
不分归人私日月,唯堪到处有湖山。
新诗看洒齐纨满,歌到凉飙一解颜。
自逢刘掾罢官年,慷慨时时说汝贤。
入剡未营安道宅,归吴翻割广文毡。
凭陵侠骨千秋起,辽落穷心径寸悬。
莫道相酬无玉案,郢人能重郢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