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吾幼子,胜衣已别离。
十日无由宴,千里送远垂。
如何吾幼子,胜衣已别离。
十日无由宴,千里送远垂。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萧衍所作,名为《送始安王方略入关》。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远去亲友离别之苦和深厚情感的送别诗。
“如何吾幼子,胜衣已别离。” 这两句描绘了幼小的孩子穿上外出服装与父母告别的情景。用“如何”一词表达了对孩子年幼无知、不懂离别之痛的慨然心情,同时也反映出了送别者内心深处的不舍和担忧。“胜衣已别离”则具体展示了告别场景,孩子穿着外出服装意味着即将远行,这里的“别离”二字,更是透露了诗人对这次分离的不忍。
“十日无由宴,千里送远垂。” 这两句表达了长时间无法聚首以及送别之情深重。十日乃较短的时日,而在这里却显得异常漫长,意味着即使是短暂的分别也显得如同永远一般。“无由宴”暗示了共同度过愉悦时光的渴望与不可能实现的现实。接着,“千里送远垂”则展现了诗人对离去者深情厚谊,愿意跨越千山万水,只为目送亲友的背影,表达了难以割舍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孩子告别场景的细腻描写和对远行者的深情寄托,展现了人间离合的哀愁以及对亲情的珍视。在这短短四句中,萧衍巧妙地运用字词,勾勒出了一个充满温情与忧伤的画面,让读者不禁感慨。
腹笥便便学问充,机、云想克嗣宗风。
笔锋秀颖兰亭近,文境恢奇禹穴通。
略有牵情方杜牧,竟无识字类扬雄。
醇醇儒者彬彬质,赏曲聆音自不同。
鹧鸪声里尽荆棘,几度欲行行不得。
辜负名山滞浪游,神情惨淡无颜色。
床头欲置少文图,触景生情频转侧。
嗟余生晚值时艰,关河万里悲风寒。
何时特出披云手,歼灭豺狼类屠狗。
王道平平汗漫游,贮满奚囊诗百首。
千寻峭壁落云烟,准备兔毫大如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