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妆楼隔画桥,涌金门外半兰桡。
相携女伴巫山去,昨夜钱塘正上潮。
苏小妆楼隔画桥,涌金门外半兰桡。
相携女伴巫山去,昨夜钱塘正上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景致的描绘。"苏小妆楼隔画桥,涌金门外半兰桡",开篇即以“苏小”这一历史人物为引子,点明地点在杭州,通过“妆楼”、“画桥”、“涌金门”、“兰桡”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江南水乡场景。"苏小妆楼"暗示了女子的美丽与生活的情调,“画桥”则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与层次感,“涌金门外”则点出了地点的特色,“半兰桡”则描绘了船只轻轻划过水面的动态美。
接下来的“相携女伴巫山去,昨夜钱塘正上潮”,进一步展现了人物活动的场景。"相携女伴"表现了女性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出游的欢乐气氛,“巫山”则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地名,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和浪漫气息,“昨夜钱塘正上潮”则巧妙地将时间与自然现象融入其中,暗示了旅程的背景和氛围,同时也预示着某种情感或命运的变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女子出游的生动画面,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捕捉,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燕泥衔杏,雨炉熏隐,篆朱户昼愔愔。
半窗松影碎,小语分茶,日暖唤青禽。
羊车再到,那不见、招手楼阴。
空自踏、落花归去,消歇酒杯心。沈吟。
红墙几尺,远过蓬山,更难通鱼锦。
换尽了、陌头柳色,愁满罗襟。
梦中常订重逢约,甚隔帘、翻怕相寻。
门又掩、碧桃一树春深。
云幂银屏,风满画檐,阳雁宵飞向尽。
却梦枕犹欹,酒怀初醒。
早是镂冰试手,送大地无尘山河冷。
苑荒竹瘦,声声碎玉,鹤眠同惊。凄紧。在人境。
比卧老山空,一般孤迥。已误了华年,那堪重省。
吹上萧萧短发,怕镜里难销相思影。
傥故里、留语春风,待我落梅花信。
早霜侵薄鬓。似化鹤当年,翔欢啼惧。
山空赋招隐,好牵萝溪上,风轻露冷。缡褷息影。
却付与、新巢夜永。
趁人闲骨相,怜肥换了,黑甜幽境。还省。
乘云迢递,倚笛高寒,倦飞多警。予怀忍俊。
同龛待习禅定。
恁林逋多事,岩花开落,又唤游仙梦醒。
伴先生、独舞婆娑,不曾睡稳。
夜寒鹤梦,正沈沈,云海犹呼愁侣。
自见伤春,花溅泪,此恨都无年数。
笛步波遥,诗痕雪在,曾卧山楼雨。
苔阑如绣,胜看纱影笼句。
长忆一别文园,蜀弦肠断,空送孤云去。
欲寄陇头春不到,绿遍行吟烟浦。
古寺遗芳,小桥疏影,留伴樵风住。
游尘重省,乱花多少歧路。
一棹过湖西,曾载双崦雪。
蹋叶寻花到几峰,古寺诗声彻。
林卧共僧吟,树老无花折。
何必桃源别有春,心境成孤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