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踪迹厌驱驰,况复年来两鬓丝。
扰扰太行南北路,不知何日是归期。
红尘踪迹厌驱驰,况复年来两鬓丝。
扰扰太行南北路,不知何日是归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作的《自叹》。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红尘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首句"红尘踪迹厌驱驰",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忙碌人生道路的厌倦,暗示了他对名利追逐的疲惫。接着"况复年来两鬓丝",通过描绘自己年华老去,双鬓添白,进一步强化了时光荏苒、岁月不待人的感叹。
"扰扰太行南北路"一句,以太行山的道路象征人生的旅途,"扰扰"一词形容路途纷繁复杂,暗示了人生的艰难与迷茫。最后"不知何日是归期",诗人发出疑问,表达了对归隐或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知归宿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具有鲜明的人生哲理。
对酒心不乐,见君动行舟。
回看暮帆隐,独向空江愁。
晴云淡初夜,春塘深慢流。
温颜风霜霁,喜气烟尘收。
驰驲数千里,朝天十二楼。
因之报亲爱,白发生沧洲。
遥想庐陵郡,还听叔度歌。
旧官移上象,新令布中和。
看竹经霜少,闻猿带雨多。
但愁徵拜日,无奈借留何。
天书万里至,旌旆上江飞。
日向鄱阳近,应看吴岫微。暮帆何处落?
潮水背人归。风土无劳问,南枝黄叶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