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勉学诗·其十九》
《勉学诗·其十九》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布帛文被体,粟菽味充饥。

常人未识察,往往争好奇。

贪奇不愿宝,刻成无当卮。

大钧播万类,琐细各有宜。

得时易长养,失叙徒施为。哀哉杨朱泪,滴向他路?。

正途亦甚坦,舍此将安之。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勉学诗(其十九)》,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通过对比布帛与粟菽的实用价值与人们对奇巧事物的追求,诗人表达了对学识和正道的重视。

首句“布帛文被体,粟菽味充饥”描绘了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衣物遮体与食物充饥,强调了实用性和必要性。接着,“常人未识察,往往争好奇”指出人们往往忽视这些基本需求,而追求那些看似奇特但实际无用的事物。这种现象在诗人看来是可悲的。

“贪奇不愿宝,刻成无当卮”进一步阐述了人们对于奇巧事物的盲目追求,不惜放弃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宝物,却换来一个无用的器具。这里暗含了对社会上浮夸风气的批评。

“大钧播万类,琐细各有宜”则转向自然法则,指出万物各有所长,各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不仅是对自然界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人类社会中各种职业和角色的肯定。

“得时易长养,失叙徒施为”提醒人们要顺应时机,把握机会,否则即使努力也难以取得成效。这是对人生规划和行动策略的指导。

最后,“哀哉杨朱泪,滴向他路”借用典故,以杨朱的故事隐喻那些因追求虚名而错失正道的人,他们的泪水只能流向社会的另一端。这里的“他路”既指错误的道路,也暗示了正道的存在。

“正途亦甚坦,舍此将安之”直截了当地指出正道虽然看似平坦,却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诗人通过这首诗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和真理,走正道,避免陷入虚妄的追求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有对个人行为的引导,体现了方孝孺作为学者兼官员的深邃思想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挽知府陈大著

艾轩今有几门人,盛德如公复丧沦。

蚤岁文名喧米廪,莫年禄秩竟朱轮。

闾阎方颂循良政,台阁犹传剀切陈。

拟俟垂车随贺客,如何永别泪沾巾。

(0)

挽建宁林知丞

阙下家声世所宗,九侯圭组叠仍重。

清风直节千寻耸,洪度澄陂万顷容。

教子辛勤方折桂,为官清退谩哦松。

活人未遂平生志,挥涕俄惊四尺封。

(0)

送圭子赴淮南总所排岸任

久叨簪绂裔,初筮帝王州。

祖德期无忝,君恩要力酬。

存心惟敬谨,律己必清脩。

千里书频寄,重亲鬓已秋。

(0)

秋夜

水清沙浅见鱼鳍,雪净天空数雁飞。

白月无瑕呈佩玦,黄花有露缀珠玑。

西风劝我翻书叶,促织催人送戍衣。

最喜蚊雷中夜静,长檠容得一灯微。

(0)

和方机宜·其二

绝顶樵翁总是仙,花红草绿自年年。

琼楼玉宇成虚诞,盘石长松足醉眠。

小窦偏能施雨泽,深崖常恐出云烟。

游人合作宿山计,家在孤城返照边。

(0)

承同安宰惠朱文公祠堂记辄以小诗为谢

紫阳仙伯昔曾来,陈迹何人恋碧苔。

为爱同安毛令尹,恩勤祠宇奉尊罍。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