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安道中二十韵》
《新安道中二十韵》全文
清 / 汪楫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已逐黄尘老,初为故国行。

计程随逆旅,问俗愧诸生。

顿顿舂新谷,村村护旧茔。

建旗看屋峻,鉴发得溪清。

险莫惊新岭,行当慎考坑。

人烟愁处绝,衰草望中平。

晓日迎过渡,轻风送出城。

天心藏暮雨,冬气发初晴。

径转逢樵唱,山幽忆鸟鸣。

忽惊苍树断,知有白云横。

稻草盘空挂,松毛近火擎。

林深霜作色,溪响碓无声。

阡陌随山曲,陂塘待雨盈。

劳人下担急,健妇把锄轻。

野宿惟防虎,山城竟卖鲭。

西江时转粟,南国久停钲。

昨者闻传诏,三方尽撤兵。

云帆朝不至,蔀屋夜常惊。

几见东家饱,先愁小市争。

曝芹谁许献,桑梓最含情。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汪楫创作的新安道中的二十韵,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新安道上的所见所感。诗中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乡村生活的淳朴,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首联“已逐黄尘老,初为故国行”,诗人自述随着岁月流逝,踏上故乡的土地,表达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计程随逆旅,问俗愧诸生”描述了旅途中的计程问俗,流露出谦逊和对知识的敬畏。

诗人沿途观察到“顿顿舂新谷,村村护旧茔”,展现了农耕生活和对祖先的尊重。他对自然景观也有细致入微的描绘,如“建旗看屋峻,鉴发得溪清”,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和宁静心境。

在行进中,诗人提醒自己要谨慎前行,“险莫惊新岭,行当慎考坑”,同时感叹人烟稀少和景色的荒凉。“晓日迎过渡,轻风送出城”,描绘了早晨的清新和傍晚的离别。

诗中还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人烟愁处绝,衰草望中平”,反映出社会的凋敝。诗人观察到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劳人下担急,健妇把锄轻”,以及对食物供应的担忧,“野宿惟防虎,山城竟卖鲭”。

最后,诗人提到战争结束的好消息,“昨者闻传诏,三方尽撤兵”,但仍忧虑百姓的生活,“云帆朝不至,蔀屋夜常惊”。他期待着丰收的到来,同时也表达了对乡亲们生活的深深关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作者介绍

汪楫
朝代:清

清(公元1626年至1689年)字次舟,(一作舟次)号悔斋,安徽休宁人,寄籍江苏江都。生于明熹宗天启六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八年,年六十四岁。(清史列传作年六十七岁,卒年同。此从三续疑年录据曝书亭集、改堂文钞)性伉直,意气伟然。力学不倦,日索奇文秘籍读之。岁贡生,署赣榆训导。康熙十八年,(公元一六七九年)荐应“博学鸿儒”,试列一等。授翰林院检讨,纂修明史。
猜你喜欢

感兴二十七首·其十七

百年特生木,坚骨馀苍干。

弃材偶见收,奇制出野爨。

縆以朱丝弦,猗兰度将半。

相思越关河,安得见此粲。

悲来不成调,清响忽中断。

沈吟卷罗衣,终夕愁零乱。

明月照空庭,盈盈满霄汉。

(0)

感兴二十七首·其十五

石兰媚幽姿,丛生在空谷。

霜雪冻不死,寒碧秋更绿。

结交薇蕨中,畴昔傍人屋。

山行偶见之,采采不盈掬。

岁久未消歇,怀袖自清馥。

我欲写君心,寄以孤生木。

必有非耳人,听此无谱曲。

(0)

上按察胡大使

我生苦不早,已后朱紫阳。

居近世未远,颇亦承馀光。

恭惟紫阳翁,派接周程张。

实学有实用,为世作舟航。

古人不可见,来者犹有望。

紫山豪杰士,理学望北方。

帝忧浙右民,烦公持台纲。

吾道无南北,得志同济量。

我亦忝诸生,得升绣衣堂。

厥今民凋瘵,如疾居膏肓。

弃捐不自保,况复有蓄藏。

吏贪不加恤,乘时肆夺攘。

愿公活斯民,风俗还虞唐。

(0)

挽汾阳何北园二首·其二

五十年来梦,邯郸黍一炊。

传家无长物,志墓有丰碑。

落日江湖泪,西风里巷悲。

故园吟不尽,千古付他谁。

(0)

句·其七

竹牖迎风翻贝叶,铜炉温火养龙涎。

(0)

再韵奉酬·其一

穿帘燕子作双飞,恰是春光欲老时。

公退祇应无个事,山泉石鼎煮鎗旗。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