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变化莫若龙,屈蟠可藏螺壳中。
一声霹雳起头角,金鳞万丈横苍空。
右军禊帖不盈咫,善临摹者子赵子。
一觞一咏十九之,方如带玉满疋纸。
小字古称黄庭经,大字焦山瘗鹤铭。
小敛大纵出一手,譬如写真妙丹青。
写真但要写得似,小纤大浓皆可喜。
小如眼中见瞳人,大如镜中见全身。
神奇变化莫若龙,屈蟠可藏螺壳中。
一声霹雳起头角,金鳞万丈横苍空。
右军禊帖不盈咫,善临摹者子赵子。
一觞一咏十九之,方如带玉满疋纸。
小字古称黄庭经,大字焦山瘗鹤铭。
小敛大纵出一手,譬如写真妙丹青。
写真但要写得似,小纤大浓皆可喜。
小如眼中见瞳人,大如镜中见全身。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鉴赏如下:
诗中的“神奇变化莫若龙,屈蟠可藏螺壳中”两句,用了龙的形象来比喻书法之神奇和变化万千,即使是小到可以藏于螺壳之中,也能展现出其非凡的韵味。
接着,“一声霹雳起头角,金鳞万丈横苍空”描绘了一幅雄伟的画面,将书法笔力比喻为天上的雷鸣,气势磅礴,显示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高度赞美。
“右军禊帖不盈咫,善临摹者子赵子”中提到了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字右军)的《兰亭序》,并称赞赵子昂的书法技艺能与之媲美。
诗人在“一觞一咏十九之,方如带玉满疋纸”中,用了宴饮畅谈、挥洒自如的情景来形容赵子昂对书法艺术的精湛和享受。
“小字古称黄庭经,大字焦山瘗鹤铭”两句,分别指出了赵子昂在小字与大字上的造诣,都是书法史上著名的作品,显示了诗人对其全面掌握各种书体的赞赏。
“小敛大纵出一手,譬如写真妙丹青”则是说赵子昂在书写时能自如地将笔力从紧到松、从细到粗的变化发挥得淋漓尽致,如同写真般自然而神奇。
“写真但要写得似,小纤大浓皆可喜”进一步强调了书法创作中追求真实与自然的重要性,无论是细腻还是雄浑,只要能够表现出真实的笔触和情感,都值得赞赏。
最后,“小如眼中见瞳人,大如镜中见全身”则用了眼睛和镜子的比喻,来形容观赏书法作品时能从细微处体会到作者的意境,从整体上欣赏其艺术魅力。
襄阳耆旧传,一览涕无从。
入社深衣叟,斋居粝食翁。
市朝终不到,林涧或相逢。
有子能传业,棺衾得慎终。
放州清江闸,及此新雨凉。
故人得邂逅,好语倾肺肠。
惜哉廊庙器,漂泊落湖湘。
前途阻勋业,末技呈词章。
营营百年短,浩浩万古长。
共惜天下宝,得志无相忘。
甲寅诏下兴贤才,吴中多士轰春雷。
门外鹄袍那可数,一人独上黄金台。
宦途诘曲容不得,直向东海窥蓬莱。
蓬莱水阔云气浮,眼看健翮摩天游。
故乡六载不归去,老尽西风菊径秋。
归来四壁亦不恶,人羡锦衣君不觉。
馆娃茂苑正凄凉,古汴黄河复漂泊。
问乡安在迟一见,承恩内直金华殿。
从容薇阁演丝纶,花间应隔同年面。
自恨山中老樗栎,拥肿不堪逢匠石。
枯梢无复起春风,一生空负吹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