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祷磻溪。是日宿虢县。二十五日晚,自虢县渡渭,宿于僧舍曾阁。阁故曾氏所建也。夜久不寐,见壁间有前县令赵荐留名,有怀其人》
《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祷磻溪。是日宿虢县。二十五日晚,自虢县渡渭,宿于僧舍曾阁。阁故曾氏所建也。夜久不寐,见壁间有前县令赵荐留名,有怀其人》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龛灯明灭欲三更,攲枕无人梦自惊。

深谷留风终夜响,乱山衔月半床明。

故人渐远无消息,古寺空来看姓名。

欲向磻溪问姜叟,仆夫屡报斗杓倾。

(0)
注释
龛灯:油灯。
明灭:忽明忽暗。
欲:将近。
三更:深夜。
攲枕:斜倚枕头。
无人:没有别人。
梦自惊:自己惊醒。
深谷:幽深的山谷。
留风:风声回荡。
乱山:杂乱的山峦。
衔月:月亮挂在山间。
故人:老朋友。
渐远:越来越远。
无消息:没有音讯。
空来:独自前来。
磻溪:古代地名,姜叟相传为姜太公。
姜叟:老者。
仆夫:仆人。
斗杓:北斗七星中的斗柄。
翻译
油灯忽明忽暗已近三更,斜倚枕头却无人入梦便心惊。
山谷间的风整夜回荡,乱山中月亮半掩映着床榻明亮。
旧友渐渐远离,音信全无,只剩古寺中默默记下你的名字。
想向磻溪边的老者姜叟询问,仆人却多次报告北斗星已倾斜。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夜不能寐,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

"龛灯明灭欲三更" 这一句通过对油灯光线闪烁的描述,传递出夜深人静的氛围,以及诗人的清醒与孤独。"攲枕无人梦自惊" 则透露了诗人因思念远方而难以入睡,即便入睡也是被自己的思绪所惊扰。

"深谷留风终夜响" 描述了自然界的宁静,山谷中风声回荡,形成了一种连续不断的声音。"乱山衔月半床明" 这一句则描写了山峦间挂着明亮的月光,照进室内,如同床边的一片清辉。

"故人渐远无消息" 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古寺空来看姓名" 则是诗人在夜晚徘徊于古寺,看到墙壁上留下的名字,不禁生出许多感慨。

最后两句 "欲向磻溪问姜叟,仆夫屡报斗杓倾" 中的“磻溪”与“姜叟”可能指的是特定的地点或人物,诗人表达了想要询问或寻访的愿望,而“仆夫屡报斗杓倾”则是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或许隐含着某种比喻意义。

整首诗通过夜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以及他与自然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次韵杨柳枝词·其二

东风袅袅拂朱阑,万树千条露未干。

玉涘声中人不见,倚楼烟雨正春寒。

(0)

次韵杨柳枝词·其一

玉沟萦绕水烟凉,嫩叶垂垂窣地长。

百尺宫墙遮不尽,飞花犹自入昭阳。

(0)

送神武蔡千户致仕还湖州

神武挂冠归旧隐,赤松相伴话长生。

车前紫气青牛引,天上新声彩凤鸣。

军务不关惟白战,醉乡何处是乌程。

太湖合是逃名地,画舫弦歌自在行。

(0)

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其一

古洞閟荒僻,虚设疑相待。

披莱历风磴,移居快幽垲。

营炊就岩窦,放榻依石垒。

穹窒旋薰塞,夷坎仍扫洒。

卷帙漫堆列,樽壶动光彩。

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

岂不桑梓怀,素位聊无悔。

(0)

秋夕偶成明日乡试揭榜

缺月不满帘,南窗聊隐几。

犹闻户外舂,断续秋风里。

犬子试初毕,老妻浪惊喜。

滔滔中夜心,四海皆名利。

(0)

通州相城呈同事诸公二首·其二

肩舆南浦复西邱,尽日淹留为此州。

云隐层城才见塔,水漫孤渡偶逢舟。

林风力浅花能晚,山雨声迟麦未秋。

最是中丞忧国计,几回独立向东流。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