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骀荡晓光和,手折梅花对酒歌。
暮齿不嫌来日短,霜髭较似去年多。
东风渐属青阳候,流水微生绿玉波。
鸟弄新音晴昼永,相看不饮奈春何。
云霞骀荡晓光和,手折梅花对酒歌。
暮齿不嫌来日短,霜髭较似去年多。
东风渐属青阳候,流水微生绿玉波。
鸟弄新音晴昼永,相看不饮奈春何。
此诗描绘了一幅元日清晨,诗人手持梅花,对酒高歌的生动画面。首句“云霞骀荡晓光和”以绚丽的云霞与和煦的晨光开篇,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明媚的氛围。接着,“手折梅花对酒歌”一句,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洒脱。
“暮齿不嫌来日短,霜髭较似去年多”两句,通过对比来表达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虽已年迈,但并不因岁月匆匆而感到遗憾,反而在白发增多中看到了时间的痕迹,体现了其豁达的人生观。
“东风渐属青阳候,流水微生绿玉波”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景象,东风轻拂,带来生机勃勃的气息;流水潺潺,仿佛是绿色玉石般晶莹剔透,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鸟弄新音晴昼永,相看不饮奈春何”则以鸟鸣声和悠长的白天,衬托出春天的美好与诗人的陶醉之情。尽管诗人并未饮酒,但面对如此美好的春景,内心已满溢着愉悦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元日清晨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一种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时光怀有敬畏、对自然心存感激的人生态度。
睿想入希夷,真游到具茨。
玉銮登嶂远,云辂出花迟。
泉壑凝神处,阳和布泽时。
六龙多顺动,四海正雍熙。
薄质惭加首,愁阴幸庇身。
卷舒无定日,行止必依人。
已沐脂膏惠,宁辞雨露频。
虽同客衣色,不染洛阳尘。
石楼云一别,二十二三春。
相逐升堂者,几为埋骨人。
涕流闻度瘴,病起喜还秦。
曾是令勤道,非惟恤在迍。
疏衣蕉缕细,爽味茗芽新。
钟绝滴残雨,萤多无近邻。
溪潭承到数,位秩见辞频。
若个山招隐,机忘任此身。
残春别镜陂,罢郡未霜髭。
行李逢炎暑,山泉满路岐。
云藏巢鹤树,风触啭莺枝。
三省同虚位,双旌带去思。
入城宵梦后,待漏月沈时。
长策并忠告,从容写玉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