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书斋,白杨树、今番满矣。
想十载、墨池滋味,不过如此。
芍药风流可赐绯,丁香年少宜衣紫。
问奚为、蹀躞鹔鹴桥,无聊子。箫欲哭,红冰玺。
琴欲笑,元霜蕊。叹骚茵墨宝,命侪歌婢。
砚缔半车兰叶鬼,诗斟一斛茶花髓。
也红颜、绝代可怜人,因谁死。
一亩书斋,白杨树、今番满矣。
想十载、墨池滋味,不过如此。
芍药风流可赐绯,丁香年少宜衣紫。
问奚为、蹀躞鹔鹴桥,无聊子。箫欲哭,红冰玺。
琴欲笑,元霜蕊。叹骚茵墨宝,命侪歌婢。
砚缔半车兰叶鬼,诗斟一斛茶花髓。
也红颜、绝代可怜人,因谁死。
这首《满江红》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的“怅怅词五首”之一,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书斋中的孤寂与无奈。
词中以“一亩书斋”开篇,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充满书香的空间。白杨树的茂盛与十年墨池的滋味形成对比,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接下来,“芍药风流可赐绯,丁香年少宜衣紫”,以花卉的色彩象征人物的风华与青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怀念。
“问奚为、蹀躞鹔鹴桥,无聊子。”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接下来的“箫欲哭,红冰玺。琴欲笑,元霜蕊”,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箫、琴以情感,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叹骚茵墨宝,命侪歌婢。砚缔半车兰叶鬼,诗斟一斛茶花髓。”这一段通过“骚茵”、“墨宝”、“歌婢”、“兰叶鬼”、“茶花髓”等意象,展现了词人对文人雅趣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慨。其中,“骚茵”暗指屈原的《离骚》,寓意高洁的情操;“墨宝”则代表珍贵的书法作品;“歌婢”可能是指伴奏的歌女,体现了文人的生活情趣;“兰叶鬼”和“茶花髓”则是对文人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
最后,“也红颜、绝代可怜人,因谁死。”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词在情感上由浅入深,从对书斋日常的描写逐渐转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陈维崧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