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以香自焚,膏以明自煎。
昆冈一失火,顽石未闻全。
兰以香自焚,膏以明自煎。
昆冈一失火,顽石未闻全。
这首诗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兰以香自焚,膏以明自煎”将兰花的香气与油脂的光明比作美好的事物,但同时也暗示了这些美好事物的自我毁灭,如同兰花燃烧自己散发香气,油脂燃烧自己发出光明。这种自我牺牲和毁灭,象征着人生的追求与最终的消逝。
接着,“昆冈一失火,顽石未闻全”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昆冈,传说中的产玉之地,这里借指珍贵的事物或理想。一旦发生火灾(即遭遇不幸或毁灭性的事件),即便是最坚硬的顽石也无法幸免于难,暗示了即使是最坚实的理想或事物,在面对命运的不可抗力时,也可能遭受破坏或消亡。
整体来看,这首诗探讨了美好事物与理想在现实面前的脆弱性,以及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消逝与毁灭。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要做好面对生命无常的心理准备。
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
谁与老兵供一笑,落帽参军华发。
莫倚忘怀,西风也曾,点检尊前客。
凄凉今古,眼中三两飞蝶。
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
爱说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劳声切。
试把空杯,翁还肯道,何必杯中物。
临风一笑,请翁同醉今夕。
黄花候秋节,远自《夏小正》。
坤裳有正色,鞠衣亦令名。
一从人伪胜,遂与天力争。
易姓寓非族,改颜随所令。
新奇既易售,粹驳宜相倾。
疾恶逢伯厚,识真似渊明。
君言我所印,世论谁敢评。
愿君为霜风,一扫紫与赪。
长笑蛇医一寸腹,衔冰吐雹何时足。
苍鹅无罪亦可怜,斩颈横盘不敢哭。
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
前年太守为旱请,雨点随人如撒菽。
太守归国龙归泉,至今人咏淇园绿。
我今又复罹此旱,凛凛疲民在沟渎。
却寻旧迹叩神泉,坐客仍携王子渊。
看草中和乐职颂,新声妙悟慰华颠。
晓来泉上东风急,须上冰珠老蛟泣。
怪词欲逼龙飞起,险韵不量吾所及。
行看积雪厚埋牛,谁与春工掀百蛰。
此时还复借君诗,余力汰辀仍贯笠。
挥毫落纸勿言疲,惊龙再起震失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