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下移尊趁闹春。午风定,息芳尘。
绛英点点衬苔茵。春留得,尚三分。
百年余艳虬枝古,王谢燕,往来频。
倚阑几换玉楼人。还倩影,对斜曛。
花下移尊趁闹春。午风定,息芳尘。
绛英点点衬苔茵。春留得,尚三分。
百年余艳虬枝古,王谢燕,往来频。
倚阑几换玉楼人。还倩影,对斜曛。
这首《燕归梁·双凤砚斋杏花》由清末近现代初的夏孙桐所作,描绘了杏花盛开的春日景象,以及与之相伴的燕子,充满了生机与和谐之美。
“花下移尊趁闹春”,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仿佛在繁花盛开的季节里,人们举杯畅饮,享受着春天的热闹与繁华。“午风定,息芳尘”,午后的微风平息,使得空气中弥漫的花香得以沉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芬芳的氛围。“绛英点点衬苔茵”,红艳的花朵点缀在青苔之上,色彩对比鲜明,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春留得,尚三分”,春天虽然即将过去,但仍有三分春色留存,表达了作者对春光的珍惜与留恋。
接下来,“百年余艳虬枝古,王谢燕,往来频”,百年老树依然绽放着艳丽的花朵,见证着岁月的更迭。王谢家族的燕子频繁地飞来飞去,它们与这古老的树木和美丽的花朵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共生的画面。“倚阑几换玉楼人,还倩影,对斜曛”,倚靠栏杆的人们或许已经更换了几批,但那倩影依旧,对着夕阳的余晖,似乎在诉说着永恒的故事。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杏花盛开的美丽景色,以及与之相伴随的自然与人文之美,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之情。
江之水兮悠悠,深有鰋鲤兮浅有鲨与鯈。
桧为楫兮松为舟,其钓伊缗兮人谁女尤。
江之水兮娟娟,并葭吟风柳含兮扬烟。
有鲔在穴兮有鲂在渊,其钓伊丝兮人谁女愆。
江之水兮浪浪,泳之沄沄兮浮之洋洋。
有鱼与虾兮可钓以纲,无遐尔思兮人谁女伤。
惊蛰昨已过,草根青欲活。
北风忽一怒,作此漫天雪。
散花塞空际,著地亦不灭。
松竹各离披,残梅亦妍绝。
楼窗明耀眼,终夜疑月出。
冻云压曙光,日气为之夺。
密林如蘸粉,淡墨妙新泼。
庭除止勿扫,独赏留皓洁。
寒雀何毰毸,聚语俄惊瞥。
欲为体物语,盐絮孰工拙?
不须效白战,谁可假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