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华严精舍·其三》
《华严精舍·其三》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方池周百武,受月更宜风。

楼影含飞动,花光入杳濛。

鱼閒依静石,鸟倦息深丛。

何用揩明镜,方知色是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华严精舍内景的幽雅与和谐。

首句“方池周百武,受月更宜风”,开篇即以方正的水池为中心,描绘了月夜下的景象。池水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宁静,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凉爽,增添了夜晚的宁静氛围。这里运用了“受月”和“更宜风”的描述,既表现了月光的柔和,也暗示了风的轻柔,营造出一种和谐与宁静的意境。

接着,“楼影含飞动,花光入杳濛”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层次感。楼影在水中轻轻摇曳,仿佛与水面的波纹交织在一起,展现出动态之美;同时,远处的花朵在月光的映照下,似乎融入了朦胧的雾气之中,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梦幻的色彩。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华严精舍内外环境的和谐与美丽。

“鱼閒依静石,鸟倦息深丛”则将视角转向了池塘中的生灵。鱼儿悠然自得地游弋于静石之间,享受着这份宁静;鸟儿则在茂密的丛林中休息,显得疲惫而满足。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最后,“何用揩明镜,方知色是空”一句,借用了佛教中的比喻,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明镜比喻心灵,色是空则是对世间万物本质的深刻洞察。这句话意味着,只有通过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才能真正理解世界的本质,认识到一切现象的虚幻与无常。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启示,引导人们在繁华与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华严精舍内的自然景观,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和谐与宁静,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引导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反思自我与世界的本质关系。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驺虞颂

婉婉白虎,优仁是崇。饥不侵暴,困不改容。

敛威扬德,恺悌之风。圣德极盛,驺虞乃彰。

(0)

澄海楼

大海东回水波恶,如山浪打长城脚。

千年万年鬼夜哭,冶铁销沉石崩落。

王公设险古制存,屹立重关严锁钥。

干戈相寻远不数,六十年前事如昨。

大盗移国明社墟,澒洞烟尘昏六幕。

是时关门临贼垒,白日旌竿莽萧索。

奸凶满盈人鬼怒,世运艰屯神圣作。

飞龙首出在九天,熊虎戎衣只一着。

石河西南破贼处,父老犹言战时乐。

不闻人声闻刃声,霹雳摧枯风扫箨。

只今车书通万里,天下一家无厚薄。

名都货贝街喧阗,属国赆琛驿交错。

承平暇日展游眺,宾客闲情寄觞酌。

兹楼我到亦偶尔,万古心胸忽开拓。

更喜天容海色清,侧身东望蓬莱阁。

(0)

苏幕遮.忆素芝姊

为多情,双眉蹙。记得当时、有个人如玉。

同倚小栏干一曲。对月联吟,还把新诗续。

到而今,愁万斛,无限酸心、独背人前哭。

不道清才多命薄。如此年华,撇我缘何速。

(0)

秋兴八首·其四

绣户珠帘闭网尘,笙歌不似旧时春。

黄金勒马侯门贵,白璧镂刀壮士殉。

陆贾千金归汉德,钜桥万斛识周仁。

王师到处空秋草,何用衣冠系一身。

(0)

赤花

远籴出韦浦,扁舟泛赤花。

山山涵晓日,岸岸抱圆沙。

穗井宁如旧,西川未有涯。

十车空此载,愁绝是张华。

(0)

云宿晚霞

几度游山玩物华,最怜云宿景休嘉。

露含孤岭桑榆涩,风撼双峰星影斜。

不尽彤云浮碧汉,无端乌雾落红霞。

闲薰欲借文茵席,卧月眠云梦远家。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