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其一》
《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其一》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御宇恢皇化,传家叶至公。

华夷臣妾内,尧舜弟兄中。

制度移民俗,文章变国风。

开成与贞观,实录事多同。

(0)
注释
御宇:指帝王统治天下。
恢皇化:弘扬宏大的教化。
华夷:华夏和夷狄,泛指中国和周边少数民族。
臣妾:这里指臣民。
尧舜: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君主。
弟兄:比喻和谐相处。
制度:法律和制度。
文章:指文学艺术。
国风:国家的文化风气。
开成:唐朝宪宗年号。
贞观:唐朝太宗年号。
实录:真实的历史记录。
事多同:有很多相似之处。
翻译
帝王统治天下,弘扬宏大的教化,传承家业公正公平。
无论华夏还是夷狄,都如同尧舜的臣民兄弟。
法度改革移风易俗,文治教化改变国家风气。
开成年间与贞观之治,历史记载许多相似之处。
鉴赏

这段诗文是对唐代开成大行皇帝的挽歌,体现了作者对于已故君主的哀悼之情和对其政绩的赞誉。其中,“御宇恢皇化”表达了帝王神圣权威与广布恩泽的理念;“传家叶至公”则是对皇室宗族延续的美好祝愿。“华夷臣妾内,尧舜弟兄中”通过对古代圣君尧舜的引用,强调了皇帝与臣民之间如兄弟般的情谊以及对异域民族的宽容政策。“制度移民俗,文章变国风”则描绘了帝制下法律典章和文化艺术的推广变化,对于国家风貌产生深远影响。

整体来看,这段诗文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其生前政绩的肯定。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挽歌往往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仪式性,它通过对已故君主的颂扬,彰显了当时社会对于理想君主形象的向往与追求。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文化的精湛理解,为后世留下了一段美好的文学遗产。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挽孟仲安二首·其二

义薄云天气吐虹,平生心事许谁同。

从容破贼无遗策,清白传家有祖风。

共意骞腾千里外,谁知萧瑟九原中。

百年已矣馀芳在,庭下行看发桂丛。

(0)

送许守·其二

千里欢谣处处同,使君遗爱信无穷。

不容昏垫为民患,解转凶荒作岁丰。

治行好书循吏传,清声无愧古人风。

九重想已知名久,看即黄麻出禁中。

(0)

送江朝宗还乡

欲留车骑少徘徊,归兴那知苦见催。

只许霜前同把菊,不容雪里共观梅。

今朝对酒休辞醉,明日有怀谁与开。

别后愿言无爽约,菊花开日又重来。

(0)

和韩子云见寄四首·其三

有花须折酒须倾,少日追欢不计程。

老去自怜心易懒,时过还恐道难成。

城头又是暮云合,江上何时春水生。

早理扁舟归去好,故园犹有万红英。

(0)

和道叟韵

自怜涉世太迂疏,岂料今朝得自如。

老去不知官况好,归来顿觉道心舒。

湖山深处非凡景,松竹阴中有旧庐。

静坐忽闻乌鹊喜,开门还得故人书。

(0)

和曾吉甫四明见寄二首·其一

老矣何堪剖竹符,频年强出应时须。

腰间谩佩买臣印,月下同游贺老湖。

白雪已知人寡和,清风还忆醉相扶。

十洲三岛登临处,能记稽山病守无。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