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柳怨》
《杨柳怨》全文
明 / 夏完淳   形式: 乐府曲辞

东风初度春江曲,大堤花草参差绿。

昨宵烟雨尽伤心,今日莺花空满目。

有客扁舟回自伤,一江春色半垂杨。

始知啼鸟皆牵恨,不是征人亦断肠。

(0)
鉴赏

这首《杨柳怨》由明代诗人夏完淳所作,通过对春江、花草、烟雨、啼鸟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客舟、垂杨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感慨。

首句“东风初度春江曲”,以春风轻拂、江水弯曲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温柔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大堤花草参差绿”一句,通过描绘大堤上错落有致、生机勃勃的花草,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

“昨宵烟雨尽伤心,今日莺花空满目。”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昨日的烟雨和今日的莺花,暗示了情感的变化与失落。昨夜的烟雨象征着内心的悲伤与痛苦,而今日的莺花虽美,却徒增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有客扁舟回自伤,一江春色半垂杨。”诗人通过描述一位客人在扁舟上自伤的情景,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广阔的自然之中,使得个体的悲欢离合显得更加渺小而深刻。一江春色与半垂杨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始知啼鸟皆牵恨,不是征人亦断肠。”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入体悟。啼鸟的鸣叫不再仅仅是自然的声音,而是承载了诗人的情感与思绪,无论是远行的征人还是静观的诗人,都在这啼鸟的哀鸣中感受到了深深的悲痛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春日美景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作者介绍
夏完淳

夏完淳
朝代:明   字:存古   号:小隐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   生辰:1631~1647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民族英雄,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等。
猜你喜欢

有所思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

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

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

(0)

看伏郎新婚诗

雾夕莲出水,霞朝日照梁。

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

良人复灼灼,席上自生光。

所悲高驾动,环佩出长廊。

(0)

赠冯文罴迁斥丘令诗

于皇圣世,时文惟晋。受命自天,奄有黎献。

阊阖既辟,承华再建。明明在上,有集惟彦。

奕奕冯生,哲问允迪。天保定子,靡德不铄。

迈心玄旷,矫志崇邈。遵彼承华,其容灼灼。

嗟我人斯,戢翼江潭。有命集止,翻飞自南。

出自幽谷,及尔同林。双情交映,遗物识心。

人亦有言,交道实难。有頍者弁,千载一弹。

今我与子,旷世齐欢。利断金石,气惠秋兰。

群黎未绥,帝用勤止。我求明德,肆于百里。

佥曰尔谐,俾民是纪。乃眷北徂,对扬帝祉。

畴昔之游,好合缠绵。借曰未给,亦既三年。

居陪华幄,出从朱轮。方骥齐镳,比迹同尘。

之子既命,四牡项领。遵涂远蹈,腾轨高骋。

庆云扶质,清风承景。嗟我怀人,其迈惟永。

否泰有殊,穷达有违。及子春华,从尔秋晖。

逝将去我,陟彼朔陲。非子之念,心孰为悲。

(0)

妓室春联

半窗花影人初起;一曲桐音月正高。

(0)

题雷琴·其一

山虚水深,万籁萧萧。古无人踪,惟石嶕峣。

(0)

镜川

斜日一轮山上头,轻霞片片漾波流。

平芜野岸碧千亩,乔木人家红半楼。

沙鸟频翔将下宿,田夫晚濯欲归休。

渔舟各巳收缗去,渐有灯明芦荻洲。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