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其一咏山居》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其一咏山居》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古风

山深秋意早,地僻人迹阒。

落叶满庭户,凉气袭巾舄。

泉流雨涧深,径转风磴逼。

野鹿时或过,山鸟鸣更寂。

岩壑浮晴岚,几席映佳色。

拄颊哦霜晨,持杯吟月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山中居所的宁静与清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活气息。

首句“山深秋意早”,点明地点与季节,暗示出山中比平地更早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接着“地僻人迹阒”一句,描绘出远离尘嚣的静谧环境,强调了山居生活的独特之处。

“落叶满庭户,凉气袭巾舄。”通过落叶铺满庭院、凉气侵袭衣履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秋季的凉爽与萧瑟。同时,“满庭户”与“袭巾舄”两个动词的运用,使画面更加鲜活,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从脚底蔓延至全身的凉意。

“泉流雨涧深,径转风磴逼。”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泉水在雨后的山涧中流淌,显得格外清澈深邃;山路蜿蜒曲折,风吹过石阶,增加了行走的难度与趣味。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山林的壮丽景色,也暗示了山居生活的探险与挑战。

“野鹿时或过,山鸟鸣更寂。”通过野鹿偶尔路过、山鸟鸣叫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野鹿的出现,为山林增添了生机;山鸟的鸣叫,虽在寂静中显得更为清晰,却并未打破整体的宁静氛围。

“岩壑浮晴岚,几席映佳色。”描绘了晴朗天气下,山岩与山谷间的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几案上摆放的物品映衬着周围的美景,体现了山居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珍惜。

最后,“拄颊哦霜晨,持杯吟月夕。”以日常生活的细节收尾,展现了山居者在霜晨与月夜的不同时刻,通过吟诗作对来享受自然之美,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之美的山居世界,让人感受到了深秋山林的独特魅力和居住其中的宁静与和谐。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熙州蒋颖叔侍郎席上

仗钺出金门,投壶开玉帐。

高秋沸箫鼓,万叠环青嶂。

白云衬湖底,舟行若天上。

绝胜后将军,峡中惟四望。

(0)

次韵辉卿感春·其三

闻说群芳初满园,未能寻赏恨参天。

风豪雨横伤莺蝶,酒冷诗荒负管弦。

屐齿有时临藓径,马头何日破晴烟。

谁何赠我宽怀语,每道新年似旧年。

(0)

高赋亭二首·其一

耳外蜩螗响切才,眼前冈麓秀环回。

曦光堕地收风尽,云脚遮山送雨来。

长恐易成多事恨,可怜难见绝尘才。

何由上得昆崙顶,试使烦襟磊落开。

(0)

出蔡州

奉天桥下水汤汤,桥上征人破晓光。

秋色稍能禁暑气,客愁终欲害离肠。

遭逢未入千年会,穷苦犹为此日忙。

笑杀壶公祠畔路,又随尘土过仙乡。

(0)

寄微之

末俗矜乡举,先生尚滞淹。

门人能颂述,群小或憎嫌。

旧学时方用,新书日以添。

阴霾虽拍拍,会解见圆蟾。

(0)

道先贤良寄示长篇辄此酬和略希一笑

闭门却埽未足高,遇酒辄醉岂其豪。

穷山终岁拥书坐,涧谷曷日兴云涛。

浮沉非工俗子恶,只与笔砚为朋曹。

流年侵寻路婉娩,镜里已复惊苍毛。

作为文章世不用,似对妇女论钤韬。

欲陈肝胆自荐进,恐类众蚁观连鳌。

尝闻声气有求应,此日寂寞谁相遭。

当歌无和亦已矣,岂意或有怜悲嗷。

陈侯嵩丘降灵士,传世事业师夔皋。

有官未得断国论,昭代尚把浮名逃。

陔兰芳香月桂老,静卧感古成忧忉。

题诗远寄巧及我,稍比陈敌轻兵撩。

庞涓疏软孙膑锐,胜负不待明占招。

惟当释耒往共饮,不必皎洁分桀尧。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