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俗矜乡举,先生尚滞淹。
门人能颂述,群小或憎嫌。
旧学时方用,新书日以添。
阴霾虽拍拍,会解见圆蟾。
末俗矜乡举,先生尚滞淹。
门人能颂述,群小或憎嫌。
旧学时方用,新书日以添。
阴霾虽拍拍,会解见圆蟾。
这首诗《寄微之》是宋代诗人吕南公所作,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社会风气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末俗矜乡举,先生尚滞淹”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人们追求表面的荣誉和地位,而真正的才德却往往被忽视。诗人提到的“先生”,可能是指自己或是某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或许因为坚持真理或高尚品德而受到排挤和冷落。
接着,“门人能颂述,群小或憎嫌”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那些真正理解和支持他的人与那些嫉妒或反对他的人之间的区别。这里“门人”指的是那些真正欣赏和尊敬他的人,而“群小”则代表了那些狭隘、嫉妒的小人。
“旧学时方用,新书日以添”表明诗人不仅在坚守传统学问,同时也关注并吸收新的知识。这体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和对进步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学术上的贡献和影响力。
最后,“阴霾虽拍拍,会解见圆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尽管当前环境充满困难和挑战(“阴霾”比喻困难和挑战),但他相信终有一天,就像月亮总会从云层中显现一样,正义和真理会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实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和真理的执着追求。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
织屩堂中客。困风尘、如流岁序,行年五十。
南越北燕游倦矣,白下凿坏为室。
似巢父、一枝栖息。
昨夜桐风惊短梦,把园林、万绿都萧瑟。
秋士感,壮心迫。荀卿正遇游齐日。
叹胸中、著书干卷,沈埋弃掷。
尚有及时一杯酒,身后之名何益。
张季膺、斯言堪述。
天意也怜吾辈在,且休忧、尘世无相识。
长寿考,比金石。
伤哉薤露日欲午,昨日草堂辞故主。
黄梁已熟梦初回,百岁相将一柸土。
北邙山下纸钱风,杜鹃声中寒食雨。
留得功名上墓碑,行人立马泪如缕。
椒浆满地不胜愁,日落玄猿为起舞。
流传义事死不泯,会有馀休大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