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屩堂中客。困风尘、如流岁序,行年五十。
南越北燕游倦矣,白下凿坏为室。
似巢父、一枝栖息。
昨夜桐风惊短梦,把园林、万绿都萧瑟。
秋士感,壮心迫。荀卿正遇游齐日。
叹胸中、著书干卷,沈埋弃掷。
尚有及时一杯酒,身后之名何益。
张季膺、斯言堪述。
天意也怜吾辈在,且休忧、尘世无相识。
长寿考,比金石。
织屩堂中客。困风尘、如流岁序,行年五十。
南越北燕游倦矣,白下凿坏为室。
似巢父、一枝栖息。
昨夜桐风惊短梦,把园林、万绿都萧瑟。
秋士感,壮心迫。荀卿正遇游齐日。
叹胸中、著书干卷,沈埋弃掷。
尚有及时一杯酒,身后之名何益。
张季膺、斯言堪述。
天意也怜吾辈在,且休忧、尘世无相识。
长寿考,比金石。
这首清代吴敬梓的《金缕曲·七月初五朱草衣五十初度》是一首表达人生感慨的词作。词人以织屩堂中的自己为背景,感叹岁月如梭,五十岁的生涯已历尽风尘劳顿。他将自己比作南越北燕的游子,感到疲倦,效仿巢父隐居,寻求片刻安宁。夜晚的桐风吹过,惊扰了他的梦境,满园的绿色也因此显得萧瑟,触发了他对秋天的悲秋情绪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词人引用荀卿的经历,感叹自己的才华被埋没,虽然仍有及时行乐的想法,但认为身后之名并无实际意义。他引用张季膺的名言,表达出对天意的理解,认为即使身处尘世,也不必过于忧虑无人识才,只要活得长久,如同金石般坚韧,便是真正的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个人经历和典故,展现了词人对人生阶段的反思与豁达,以及对长寿和内在价值的追求。